心即理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 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他的做法很特别, 他用石头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椁,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棺材。他躺倒里头,一天到晚在沉思这个问题,躺倒里头, 闭上眼睛, 体验死亡, 体验死去以后是什么感觉。更为重要的是, 他在琢磨这个问题的同时, 他也提出一个问题, 他说, 如果是圣人处在我现在的情景当中, 圣人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重要了, 因为我们一直知道, 阳明先生从十二岁开始就一直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 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 就是他不断地寻求圣人之道的过程。所以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别艰险, 特别艰难的一个环境当中, 他就想, 圣人处此, 当做何道。这个问题很重要, 为什么重要?实际上阳明已经在把自己当做是圣人了, 这是一种圣人心态的切入。正是因为如此, 他不断地在琢磨这个问题, 按照史料的记载, 在一个月明的深夜, 他突然感觉到一片光明, 从他自己的心里头, 油然升腾。他随即感觉到, 自己的全部, 都已经随着这片光明, 和浩瀚的自然世界完全地融为一体了。一种无限的喜悦之情, 也从他的心底涌起, 他完全是忘乎所以地一声长啸。这声长啸, 在寂静的深夜, 可以说是响彻云霄啊。三位随从早就已经睡着了, 结果被王阳明这一声长啸从梦中惊醒,他们三个人都非常惊愕地望着王阳明,王阳明是满身大汗,但是脸上却露出非常喜悦的神态。这个情景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阳明先生非常真切而且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相。死亡在他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龙场悟道,那么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悟这件事情并不玄乎,并不神秘。它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断地深入思考, 还找不到门径, 突然经过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 或者说, 某种生活现象的启迪, 突然能够使我们打开了心胸, 这就是一种悟的状态。阳明先生一直在沉思关于死亡的问题, 生命问题, 他也一直在沉思什么事圣人之道, 龙场那样子一个特定的环境, 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 处在那样子特定环境下得特定的生命状态, 成为他悟入圣人之道的一个契机。所以在他看起来,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 而恰好相反, 死亡本身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一种构成, 死亡也是一种生命事件, 只不过是生命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已。阳明既然已经领会到了生命的真谛, 已经超越了死亡对他心灵的束缚, 超出了死亡的阴影。它就更加真切而有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在他的眼睛里头原来龙场所看出去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天上漂浮着的彩云, 天上的鸟、水里的鱼、绿色的山, 青山绿水……这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成了活泼泼的宇宙生命的呈现。通过龙场悟道, 王阳明领会到“圣人之道, 吾性自足”。原来我们都把圣人之道当做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去追求,好像当做是一种东西在那里,我们要把它找到。现在阳明先生说, 错, 圣人之道, 原本就在我的心里面, 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有圣人之道, 关键的问题仅仅在于你是否发现了它。你只要把你心中的原有的圣人之道显现出来, 你就是圣人。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和世界上的人、事打交道。我们在打交道的过程当中, 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灵状态, 去和人, 和事打交道, 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态度会直接
王阳明知行合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