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
陶行知教育名篇》提要
陶行知生平介绍:
陶行知原名文浚,乳名和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为何改知行,因为在生活实践中,他认为知识离不开实践,所以改为知行,后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受哲学思想的影响,因为哲学论认为“实践出真知,后来他就改名行知。
在中国教学史上载入史册的教学实践有:
一、在南京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
二、建立新安旅行团;
三、在重庆创办育才小学;
四、创办工学团;五、倡导“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理论的由来:
(一)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教学生吃别人
(二)杜威的教学理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内容:什么叫“生活教育”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就叫生活教育。用生活教育来教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六个特质,三个基本内容,一大改革,六大解放。
(一)六个特质: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二)三个基本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三)一大改革: 改革旧的考试制度和方法,提倡生活化富有创造的考试。
(四)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
“教学做合一”的三个要义:
第一、“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一个整体过程;
第二、真正之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首脑并用;
第三、以教人者教己。
《陶行知教育名篇》主要观点:
1、教育观: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2、学校观: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处所,学校以生活为中心,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
3、教学观:“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行是知之始,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
、生活观:生活即教育,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4
活就是坏教育;
5、学生观:要解放儿童,让他做有意义的活动,开展他们的天才,停止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挥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
6、教师观:以教人者教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的崇高师德:
爱满天下,有教无类—— 博爱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献精神;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精神;
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创新精神;
学生是太阳,教师是地球 ----儿童第一的精神;
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开拓精神;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敬业精神;
利用社会的力量办教育,根据社会的需要办学校----与时俱进的精神;
陶行知教育言论集锦:
1、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2、所谓健全的人格须包含: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观感情。
3、我的主张是: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我要你们做有知识,有实力,有责任感的国民;不要你们做书呆子。
4、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偶一停留,就要落伍~所以必须及时好学。但好学必先虚心,才能学得进步,才能够容得下更多更好更有用的学问。
5、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师之自重。
7、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
8、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9、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10、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饭也吃不饱;用手不用脑,快要被打倒。用手又用脑,才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11(教育是立国之本。
12(教育就是生活改造。我一提及教育便含了改造的含义。教育好比是火,火到的地方,必使这地方感受他的热,热到极点,便要起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有这样的力量。
13(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14(教
陶行知教育名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