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背影.教学设计doc.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背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在表达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
2)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 ------ 背影,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 情感目标
感受父子深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教学重点
,体味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书下的注释,读准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文章大意。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父亲》 ,创设情景
二.导语
我们常唱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可是在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时时刻刻地关心爱护影响着我们, 他们也是值得歌唱的, 刚才欣赏
了刘和刚的深情歌唱《父亲》 ,今天让我们一起阅读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抒情散文《背影》 ,
去感受那伟大的父爱。
三.重温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人救济的大米,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骨气 ”。代表作品有散文《春》 、《背
影》、《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
四.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 1925 年 10 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7 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
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
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
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五.检查预习
六.整体感知 理清文脉

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请在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家境惨淡 父子离别

父亲的背影 父亲的动作 父亲的语言 儿子的眼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质疑探究 精读赏析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精读赏析 研读课文
1.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在课文中画出来并用一个词概括。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
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难忘背影
(父子久别)
刻画背影
(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
(父子分别)
再忆背影
(读信思父)
过度:(叫学生朗读)思考:父亲对儿子的爱作者截取了一个典型的画面
------ 望父买橘,淋
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父亲形象表达父亲对儿子的挚爱。
(动作·语言)
?(动作)画出来仔细体味。
“探” 极其准确的写出了下去的过程,先用两手撑地,把两脚伸出月台边,
然后身子沿月台

背影.教学设计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fkh4608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