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神火顺通矿业有限公司丰达煤矿
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
目 录
1、顶板事故风险评估 4
2、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风险评估 8
3、火灾事故风险评估 13
4、提高运送事故风险评估 17
5、供电系统事故风险评估 22
6、水灾事故风险评估 26
7、地质事故风险评估 29
8、火工品事故风险评估 31
9、职业卫生事故风险评估 33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阐明
当前煤矿事故频发,特别是瓦斯突出事故、瓦斯瓦斯爆炸事故、水害事故破坏面广、救援困难、恢复生产时间长、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为进一步减少和消除矿井各类事故带来劫难,我矿特编制《丰达矿应急预案风险评估》,以便于发生事故后遵循执行。
编制《丰达矿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目是在矿井一旦发生事故后在抢险救援方面有章可循,避免因慌乱而耽误救援时间,导致不必要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顶板事故风险评估
顶板事故是指在井下采掘和生产服务过程中,顶板意外冒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事故。其导致事故类型重要有: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虽无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但已经或也许影响通风系统安全运营;导致设备损坏、生产中断。应重点加以监控和防范。
事故因素分析
1、地质状况探测不清,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后预报不精确;
2、支护设计存在缺陷;
3、作业规程编制不详细,不符合实际;
4、未对破碎带进行补强支护;支护材料不合格;
5、大面积空顶;顶板破碎、层理发育;
6、在掘进与回采中突遇构造,未及时采用办法;
采煤工作面及上下出口前20米范畴内、掘进工作面、空顶巷道、顶板破碎或有淋水巷道、巷道交叉点、大断面巷道、回撤通道等。
大面积冒顶预兆:工作面压力增长,顶板离层,顶板持续发出断裂声,顶板破碎、掉碴由少到多,由稀到密,顶板裂隙由小到大,煤壁受压,煤质变松,片帮增多,打眼比平时省力;有淋水顶板,淋水量增长。
局部冒顶预兆:工作面浮现断层、冲刷带等地质构造;顶板裂隙增多,离层、张开并有掉碴现象。煤层与顶接触面上,极薄岩石片不断脱落。
冒顶事故防范办法
我矿必要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各小构成员及各职能部门各尽其职,严格执行管理办法中制定各项办法,负责提供必要资金和物质材料准备。顶板管理小构成员,必要经常检查井下巷道顶板支护质量,并定期给组长报告。顶板管理小构成员在井下发现顶板有异常状况危及安全生产时,应将状况及时报告关于领导,并有权及时停止工作,采用办法解决。
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对顶板进行管理和支护,加强顶板支护,防止支护失效或巷道无支护而导致冒顶事故,特别是在顶板破碎、有构造地段,积极采用锚索、锚梁、金属网联合支护,保证顶板安全。
(1)掘进工作面防止顶板事故办法:
1)、严格控制循环进度,禁止超循环作业。
2)、在掘进过程中要保证巷道成形,严格按规定工程质量规定施工,保证顶底平、两帮齐,不得浮现台阶、伞檐。依照设计方位和高程进行施工。
3)、当掘进顶板异常变化,浮现较为破碎或层理裂隙较为发育顶板时,必要及时停止掘进,查清因素和范畴,制定专项支护办法并贯彻贯彻。
4)、若巷道顶板破碎,遇到构造时采用加挂钢网、增长锚杆长度和密度、使用锚索、锚梁、网或架棚等支护办法,避免冒顶。遇破碎带或构造时另制定办法。
5)、依照巷道断面制定支护参数,在交叉点、拐角等特殊地段支护,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支护形式及参数。
6)、若巷道顶板破碎,采用长锚杆、金属网联合支护方式加强支护,并将间排距缩小。如破碎层厚度不不大于1m时,应依照现场实际加长锚杆长度,并依照工作面顶板实际状况补打锚索或架金属棚支护。不论采用哪种支护方式,在作业规程或办法中应明确规定其支护形式及支护所用材料材质、规格等参数。
7)、掘进巷道时,要按作业规程规定进行支护(涉及暂时支护),空顶距离保证不超过作业规程规定。失效或报废支护必要及时补打,重新架设。
8)、加强掘进面顶板岩芯取样工作和在回采面开展顶板矿压观测工作,分析总结顶板构造、压力及离层、变形等状况,进一步优化选取安全、科学支护参数。
9)、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岩、活石、片帮煤必要及时解决。当班带班队长随时观测顶板状况,有冒顶危险时,必要及时撤出人员,进行解决。
10)、在巷道开口、交岔点、破碎带等处加强顶板支护。
(2)采煤工作面防止顶板事故办法: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样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