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睢宁县的古邳八景康熙年间进士季运隆所辑的八景诗, 仍流传至今; 沂武交流泗水通, 岠峰独秀耸长空。圯桥三进泥中履, 羊寺遥闻夜后钟。地见虹霓千丈翠, 渔艇晚照一江红。陵台夜月依然在, 惟有官湖景不同。依诗所述,古邳八景为一、沂武交流沂水,自山东省临朐县沂山之柞泉南流,经下邳境内 45 公里, 流向西南入泗水(即今之黄河故道) 。武水,源于山东省费县柱子崮经武原城西向南,又折而东流,至下邳又折而向西南亦注入泗水。沂武二水在泗水中并流,却同床各体,泾渭分明。今武水、泗水已不复存在,沂水改道北移,今名沂河。二、岠峰独秀下邳峰阳山本名葛峄山,俗称岠山。主峰“白云峰”,亦称“白云崖”,云气蒸腾,耸立长空,古木蔽日,堪称邳睢独秀。岠山, 对睢宁人来说, 既是骄傲, 又是遗憾。骄傲的是, 岠山是“古邳八景”之一, 历史名山; 遗憾的是, 岠山已成荒山, 历史景观荡然无存。巨山风景区将要重新开发, 一些历史景观要恢复, 着实令人神往。岠山的遗憾是岠山原名峄阳山、葛峄山,身跨邳、睢两县, 除去山东、山西两村村民居住、开挖耕种外, 现有荒山面积2000 多亩。岠山平列四座山峰, 西峰最高, 因常有云蒸霞蔚, 故曰“白云崖”, 亦称“白云峰”, 海拔213米, 是苏北除连云港云台山之外的最高峰。康熙年间进士季运隆所辑的“八景”诗中有这样的描绘:峰独秀耸长空。据史料记载, 岠山古木蔽日, 古时, 山巅有寨, 寨内有“泰山行宫”。时代久远,我们早已难觅“泰山行宫”的踪迹,但取而代之的威武壮观的“弥陀寺”也算让人欣慰。据说, 上个世纪 50年代, 人为上山砍伐树木, 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1958年以来, 虽多次栽植, 始终是只见栽植不见树林。究其原因, 主要是山上土层浅薄, 山体面南部分水土流失严重, 保不住水分造成树木成活率低。 1982年以后, 又多次组织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 同时采取签订合同、面向社会公开承包的方法, 但收效甚微, 至今仍是荒山裸露, 一派荒凉景象。岠山也曾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 1960年, 解放军在岠山的西主峰上设立雷达站,为歼灭入侵敌机立下汗马功劳。雷达站撤走后, 江苏省于1980年在此建成“徐州地区电视转播台”。至1985年底, 电视台迁至徐州。以后10年, 岠山再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1995年底,县镇两级政府决定复建古邳历史景观, 睢宁县成立了古邳历史景观领导小组, 于1995年10月1日正式启动建设, 历经三年时间, 投资近300万元, 建成巨山目前尚存的弥陀寺、赋山亭、葛洪洞等几处景点, 但由于投入乏力, 最终还是半途而废。虽如此, 每年春节、清明节期间, 仍有数万名游客到巨山登高赏景。岠山的机遇: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 山风景区的开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摆上了古邳镇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如何开发山风景区, 古邳镇一改过去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办法, 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 吸引外来资本的注入绿化、开发山。自去年10月份以来, 该镇政府多次和拥有资产逾千万元的外地客商宋江北接触、洽谈, 并实地进行了考察, 认为宋江北开发动机纯正, 具有承担岠山分步开发的能力。目前镇政府已与宋江北签订了开发协议。采访的当日,我们见到了宋江北, 他急切地告诉我们, 开发岠山风景区是一项系统工程, 荒山绿化是重中之重。为此他已付诸行动, 在外地订购了一亩多
江苏省睢宁县的古邳八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