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教案设计.doc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1 / 9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背影
教案设计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课文
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二)能力目标
掌握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情感。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三)情感目标
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父亲》,引入父爱话题。《背影》这篇散文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9 / 9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 我们就来看一看朱
自清
先生是怎样描写这“深沉的父爱”的。
二、简介作者作品
朱自清 (1898 -1948),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 ,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
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 ,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
的救济粮,是毛泽 * 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背影》写于 1925 年 10 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往事。 1917 年冬,作者祖母去世, 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
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 20 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三、字词检测
1、字音
交(ji āo) 卸(xi è) 奔(b ēn) 丧(s āng) 狼(l áng) 藉(j í) 簌(s ù) 簌(s ù) 典 (di ǎn) 质(zh ì) 赋(f ù) 闲(xi án) 颓(tu í) 唐(t áng) 琐(su ǒ) 屑(xi è) 差(ch āi)
使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3 / 9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亏(ku ī) 空(k òng)
勾(g ōu) 留(li
ú)
蹒(p án) 跚(sh ān)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9 / 9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2、理解词义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9 / 9
背影教学教案设
背影教学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