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说说当年沈城.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盛京文档
沈阳生活、走近七古都
说说当年沈城“八门八关”
邱宏视线
想必如今的沈阳人都知道,沈阳城曾有8座城门,外加一座封闭的明代遗存“九门”。尽管人们不大清楚这些城门的具体位置、当初都叫啥,但最起码都知道,眼下还有两座新修的城门:东边的抚近门(大东门);西边的怀远门(大西门)。
然而,人们未必知晓,那年月的沈阳方城外围,还有一圈儿“边墙”、8座“边门”。“边墙”、“边门”建于何时,当初有什么用途,都在如今的啥位置?咱们这就说道说道。
“八门八关”示意图照片均为邱宏摄
盛京(沈阳)“内城外郭”图
联合路、小北关街十字路口,为“小北边门”原址
市府广场西南,为“小西边门”原址
营造都城四门改作八门
沈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要从辽国“沈州”城起始。后来,经过金国、元朝、明朝,直至清朝。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农历九月初一,35岁的皇太极继位,成为后金政权的第二代大汗,诏以第二年(1627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登基后,在明朝“沈阳中卫”基础上,着手改造沈阳城。《盛京通志》记载,改造后的沈阳城,,,,周围长9里332步(一步为5尺),四面垛口651座,城楼8座,角楼4座;,周围长10里204步。沈阳城的8座城门建于何时?且看《满文老档》记载:天聪四年(1630年)农历四月初五,沈阳城北面城墙未曾修筑,仍然是明朝“沈阳中卫”的原有城墙,其余三面城墙早已修筑。从天聪四年农历四月初六起,开始修筑沈阳城北城墙。
有关专家分析,大约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或者十一年(1626年),在修筑东、南、西三面城墙时,便将明朝“沈阳中卫”的4座城门改为8座城门。当时,努尔哈赤尚在人世,且居住在沈阳城内中轴线北端,因此,明朝“沈阳中卫”的北门(镇边门、九门)并未封堵。那年月的沈阳城8座城门,仅仅开辟了8个门洞。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之后,皇太极全面修缮沈阳城时,才将8座城门修葺一新,使之具备后金乃至大清国都的规模和气势。
看重陪都修筑边墙边门
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之后,盛京(沈阳)成为大清帝国的“陪都”,其地位仅次于北京。当年,随着全国形势逐渐趋于稳定,很多跟随大清皇帝进军中原的满族“八旗”人口,相继奉命回到山海关之外的祖居之地。不少汉族百姓,也看好关外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纷纷从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迁徙关外,来到盛京(沈阳)地区,或务农、或务工、或经商。于是,盛京(沈阳)城的人口逐年增多。基于抵御沙俄入侵、经营
“陪都”这个“根本重地”考虑,清廷十分重视盛京(沈阳)地区的发展建设。
清代康熙十年(1671年)农历九月、十月间,康熙皇帝第一次东巡祭祖,耳闻目睹了“陪都”盛京(沈阳)地区的相关情况。清代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熙皇帝下旨,修缮、扩建“陪都”盛京(沈阳)城,除了维修原有的城墙、城门等设施之外,还作出一项十分重要的决定:在盛京(沈阳)方城之外,修筑一圈儿平面近乎圆形的土筑围墙,称之为“边墙”,以适应盛京(沈阳)地区人口不断增加、扩展城区的需要。
史料记载,盛京(沈阳)“边墙”(),周长32里48步(),。“边墙”均为夯土筑造,设8个“边门”。“边门”均为砖砌两个门

说说当年沈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