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美国《枪击事件生存指南》微课为例胡铁生,佛山市教育局;黄明燕,佛山市南海实验小学【摘要】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可视化教学资源, 具有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短小精活、针对性强等特点, 非常适合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探讨当前我国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公民安全防范措施不力、安全教育手段和方式单一的现状, 提出了开发“安全教育型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美国《枪击事件生存指南》微课为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明晰“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关键词】安全教育;微课;设计;制作一、安全教育现状 2 014 年9月 26 日,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学生 6 人死亡、 26 人受伤。近年来, 类似事件频发: 2002 年9月, 内蒙古丰镇二中因学生拥挤发生楼梯护栏坍塌事故(21 死 47伤); 2006 年 11 月,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学生系鞋带引发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件(6死 39伤); 2007 年8 月,云南马龙县一小学发生踩踏事件( 17伤); 2009 年 11 月, 重庆市彭水县桑柘镇中心校发生踩踏事件( 数十人受伤); 同年 12 月,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踩踏事故(8死 26伤); 2013 年2 月,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踩踏事件(4死7伤) ……( 全是踩踏的例子? 不安全用电造成火灾, 军训结束庆祝过火酿意外韶关学院新生被扔湖溺亡……) 与此相比, 类似的事情在国外发生的几率极少。那么,我国学校的安全教育到底怎么了? 我国相关规定具体且责任明确, 教育部曾多次发文, 要求加强学校安全教育。 2006 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 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同时,也指出,学校应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 2007 年,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则明确要求, 学校要“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 2013 年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印发了《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 39 个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1]。上述文件的出台, 可见我国政府和教育顶层设计中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和关切,但现实却是, 罕有中小学校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 即便是开设了, 也往往是潦草行事。要么停留在口头, 要么贴上标语和简单的宣传画就算完事, 鲜有付诸实施的, 更谈不上演练。这才是安全教育缺失的真正原因。安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 需要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做出反思和改变。二、安全教育型微课 1. 安全教育型微课的现状我国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安全教育形式单一, (个人认为; 这里这么多, 形式不算单一, 不如只留下口头传达和标语横幅才像单一) 以口头传达、电视节目、专题教育片和标语横幅宣传为主, 学校安全教育课时少, 学生获取安全教育的知识途径窄, 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缺乏针对性、经常性和实效性的安全技能培训和实地演练。在这种现状下,要改变这种口头“说教式”“传道式”的学校安全教育观, 以实际演练为主的“操练示范”“情景模拟”“经验分享”的学校安全教育微课的出现恰到好处。微课是一种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
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