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情感分析
LT
毕 业 论 文
2013届
《古诗十九首》情感分析
学生姓名 马 菲 菲
学 号 0101090114
系 别 人文科学系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0901班
指导教师 刘 金 荣
填写日期 2013年4月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前 言 1
1《古诗十九首》情感类型解读 1
1
1
4
5
6
6
7
7
郁郁不得志之及时行乐 7
人生短暂之及时行乐 8
2《古诗十九首》时代背景分析 9
10
10
10
11
思想背景 11
11
12
3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7
2
前 言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历经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在几千年的岁月里,诗人们以其优美的语言、充沛的感情写下了一首首动人诗篇,《古诗十九首》便是其中耀眼的一簇星星。作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诗人用简练优雅的语言,揭示了汉末文人仕子的生存现状,通过对死亡、寂寞、相思等主题的描绘,抒发了怀才不遇、人生苦短、夫妻分别等情感,使得《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58页
《古诗十九首》由十九首五言诗构成,关于其创作时代与作者,历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释曰:“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有学者认为,其创作年代为两汉之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提出:“比类而推,两汉之作乎?”钟嵘《诗品》也认为“《古诗十九首》古人缈邈,人代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刘之制,非衰周之唱。”张茹倩、张启成的《古诗十九首创作时间新探》通过以诗证诗的方法,逐首考查古诗十九首的创作年代为两汉时期。也有学者认为其创作年代约为西汉时期。元陶宗仪《说郛》卷七九上称:“李少卿并古诗十九首,西汉之初,王泽未竭,诗教在焉。”徐陵《玉台新咏》认为前八首出于枚乘。也有学者认为其出自东汉之时。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七一二称:“梁昭明所造《文选》,录《古诗十九首》,亡其姓氏。观其词,盖东汉之世李、苏之流改变等。”梁启超、俞平伯、马茂元、刘炳海等均认为是东汉末年的作品。其余还有学者持汉魏之间、《文选》编者改编等观点,不一一赘述。
从《古诗十九首》中出现的时间地点称谓、表现出的情感倾向、反映的社会生活状态以及它成熟而富有艺术性的表达技巧来看,本文持东汉末年失意文人创作之说。
1《古诗十九首》情感类型解读
《古诗十九首》充满悲伤的情感一直为后人倾倒,清人陈祚明认为乃性情之物,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在《古诗十九首》中,以女性心理及其独特视角写就的思妇诗无疑是“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情感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