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类案新乡市消防支队司令部制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类案一、石油化工单位概念石油化工单位是指开采、炼制石油、生产化工原料或其他生产化工产品( 或中间体) 的单位。化工生产的范围很广, 包括化肥、化纤、化学试剂、容积、染料、塑料、橡胶、医药,酸、碱、盐基本化工原料, 以及石油、天然气开发及其炼制加工等。化工生产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来完成的。通常采用氧化、硝化、磺化、氯化、酸化、碱化、裂解、分馏、分解、还原、合成、聚合、蒸发、溶解等多种生产工艺,工序较为复杂,连续性强。化工原料、中间体及其产品,大部分是易燃、易爆、有毒害、有腐蚀性的物质, 生产、储运、使用过程中, 很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化工单位发生火灾, 火情复杂, 常常伴随爆炸,出现立体、大面积、多火点燃烧,并容易复燃、形成多次爆炸, 灭火难度大。扑救化工单位火灾, 只有指挥正确,战术得当,用兵得力,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掌握灭火的主动权, 取得灭火战斗的胜利, 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化工单位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涉及到工业、农业、国防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 我国大型现代化化工单位及中、小型化工单位已遍及全国各地, 其生产、储存、使用的产品或原料有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农药、甲醛、甲醇、绝缘漆、氯气、盐酸、酒精、氨气、二甲基氯硅烷、硝酸钾、溶解乙炔、汞触酶、氯化汞、调和漆、三氧化铝、对甲苯磺酸、甲苯硫酸等。二、石油化工单位的基本特点(一) 石油化工单位的建筑特点 1、化工生产具有高度的连续性。2、生产设备与厂房建筑紧密结合。 3 、建筑设计要求严格。 4 、建筑用途广泛 5、多层建筑多。6、混合层次建筑多。7、露天、半露天建筑物多。 8 、操作平台多。 9 、建筑孔洞多。 10 、地下沟、槽多。(二) 石油化工单位的设备特点石油化工单位的设备有不少是在超温超压条件下工作的, 容易发生爆炸, 使灭火时的重点保护对象。化工设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压力容器多。压力容器的爆炸危害。 A 、压力容器爆炸使容器整体移动,或使容器碎片高速向四周飞射,毁坏建筑物、设备和造成人员伤亡。 B 、压力容器内的工作介质如果是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容器爆炸破裂后,可燃气体( 可燃液体也迅速变为气体) 立即与空气混合,遇火场明火或高速泄压气体产生的静电火花, 或容器碎片撞击火花等, 都会立即发生化学性爆炸。由此而产生的高温热气流向四周扩散,易造成大面积燃烧。压力容器的物理性爆炸和气体化学性爆炸几乎是连续发生的,因而增加了破坏威力。 C 、压力容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能冲毁建筑,伤害人员,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2 、设备种类多。化工单位的设备种类主要包括有储装容器、反应容器、物料输送设备、换热设备、分离分馏设备、干燥设备、自控设备等。三、石油化工单位的火灾特点石油化工单位火灾不同于其他单位火灾,火灾形式、现象、种类都比较特殊,复杂多变。 1 、爆炸危险性大(1) 物理性爆炸。化工生产的压力设备、容器及配管系统, 由于轫变、脆变、蠕变和疲劳、腐蚀所引起, 或在火场上热传递的作用下,产生物理性爆炸。单纯的物理性爆炸, 如现场无明火,一般不会引起燃烧。(2) 化学性爆炸。许多气、液、固相的化学危险物品, 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性爆炸。化学性爆炸一般能引起燃烧。在化工单位火灾中, 由于化学性爆炸引起的火灾比例较大。(3) 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交织。这种类型的连锁式爆炸, 在化工单位火灾中也时有发生。有时是先发生物理性爆炸,容器内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冲出引起化学性爆炸;有时是先发生化学性爆炸, 然后在冲击波或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设备容器的物理性爆炸; 有时是物理性与化学性爆炸交替进行。这种类型的爆炸, 往往发生在大型化工单位的装置群火灾中,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2 、燃烧速度快。石油化工单位火灾, 燃烧的物质多为化学危险品, 其燃烧速度相当快。只是状态不同,其燃烧速度不同。 3 、燃烧状态复杂(1 )容易形成立体燃烧。多层厂房的气体扩散、液体流散火, 以及装置设备的爆炸等, 均能引起立体形式的燃烧, 其燃烧类型大致有以下两种:一是多层厂房室内外立体火灾。这种火灾往往是由于设备火, 产品、原料火引起建筑厂房火灾。二是高大设备及配管系统立体火灾。这种火灾常发生在露田、半露天的装置区内。(2 )容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石油化工单位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 加上石油化工单位占地面积大, 建筑、设备毗连, 生产连续性强, 极易造成大面积火灾。油罐区大面积火灾常伴随油罐的爆炸, 油品的沸溢、喷溅, 油品的流散。液化石油气罐区储罐破裂, 气体向外扩散, 扩散面积越大, 形成火灾的面积也就越大。装置区大面积火灾一般多发生在大型化工单位的露天、半露天装置区,由于燃烧时发生连锁反应, 而造成大面积火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类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