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
——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科。
——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因脾虚气陷,郁而发热。
——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者,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统称癃闭。
——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者。
——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7. 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泛红如妆者,是阴盛格阳之假热证候。
——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4 页
——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咽部两侧红肿突起如乳突者,是肺胃热盛,外感风邪凝结而成。
——点大成片,色红或紫,平摊于皮下,摸之不碍手者。
——是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其内热愈盛则肢冷愈严重。
——皮肤粗糙如鳞,抚之涩手者,是血虚挟瘀所致。
——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临床意义。
六、问答题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6 页
:中医诊断的基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eryka98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12-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