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央企巡视长效机制 2013-08-19 第 04 版:社会观察作者:朱立恒来源:学习时报字数: 3359 6月 3日, 10 个中央巡视组已经全部进驻有关地区和单位开展新一轮巡视工作。中央企业( 央企) 也是重点被巡视单位。巡视工作是我们党实现党内监督、促进反腐倡廉、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种重要举措。为了贯彻落实新党章规定的巡视制度, 2009 年7 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试行)》( 以下简称《巡视工作条例》),首次对党内巡视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机构设置、工作程序、人员管理、纪律责任等问题作出了系统规定。 2009 年 10 月,开始在央企开展巡视试点工作。实践证明,巡视工作对于推动央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明显成效。但是, 同巡视制度的效能相比, 央企巡视试点工作还需要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巡视工作条例》, 解决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保障巡视制度的顺利运行,充分发挥巡视制度的效能,应结合央企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央企特色的巡视工作长效机制。构建央企巡视工作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增强规范性。目前,央企巡视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巡视工作条例》。虽然该条例对巡视工作的有关内容作出了系统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只是适用于各种巡视工作的普遍性规定,因而尚不足以完全适应央企巡视工作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国资委与央企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上下级党政机关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央企巡视工作具有自己的特色。这迫切要求制定符合央企特点的巡视工作实施细则。从这个角度讲, 根据央企的实际情况, 结合巡视试点工作的经验, 构建巡视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助于增强央企巡视工作的规范性。提高实效性。巡视工作的生命力在于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通过巡视能够发现问题。尽管央企巡视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现行巡视制度自身尚在完善中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央企巡视工作的实效。例如,巡视的时间通常较短,再加上很多巡视人员本来就年龄偏大、缺乏过硬的专业质素,巡视组在规定时间内往往很难发现央企党委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再如,在许多巡视工作需要被巡视对象事先做出安排进而有可能掩盖问题的情况下,巡视组的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很难发现被巡视单位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央企巡视工作的实效性,国资委亟待通过完善巡视期间、巡视方法等规则来构建相应的长效机制。提升权威性。巡视作为党内自上而下的一种监督方式,理所当然应该具有权威性。但是,受制于现行巡视制度的某些局限性,目前央企巡视工作的权威性存在明显不足。例如,巡视组中有不少成员是非专业人士,对央企的业务流程、经营管理流程并不熟悉。在监督者不熟悉监督对象的情况下,不仅难以胜任巡视工作,而且会降低和损害监督者的形象和威信。再如, 巡视组中有不少是接近退休或者已经离开领导岗位的老同志, 这些老同志虽然德高望重、阅历丰富, 但是这种制度安排不仅会降低巡视工作的效率, 而且这些同志因为离开领导岗位而使其权威性大打折扣。有鉴于此,亟待通过构建长效机制来提升央企巡视工作的权威性。央企巡视工作长效机制的基本构想长效机制是保证巡视工作得以顺利运行、充分发挥巡视功能的制度机制。针对目前央企巡视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深入贯彻落实《巡视工作条例》出发,笔者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央企巡视工作的长效机制。组织机制。 2010
构建央企巡视长效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