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私家车的概念私家车又称为轿车, 香港称私家车,最为常用的工具,用于载人及行李。包括驾驶者在内,最多不超过 9个。它又被不同的类型所划分。按照中国大陆标准划分为:微型轿车(1L以下)、普通级轿车(排量为 ~) 、中级轿车(排量为 ~ )、中高级轿车(排量为 ~ )、高级轿车(排量为 4L以上)。过去我国是以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市场意识不强,价格敏感度较差。当时轿车是按计划分配式的模式销售,以发动机排量来衡量轿车的等级,由此分为微型轿车、普通轿车、中级轿车、中高级轿车和高级轿车几类。目前的通俗分类法:以价格为主,技术规格为辅。即将 20万元以上的轿车解释为中高级轿车; 15 万元~ 20 万元为中级轿车; 10 万元左右或 10 万元~ 15 万元为普通级轿车,10 万元以下的为微型轿车或经济型轿车。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的不断提高,生活富裕起来的市民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把消费的目光投向了购买私家车。国家又针对购置小排量汽车出台和相应的优惠政策,购买私家车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一个新“亮点”。伴随着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的出台,市场上不同品牌的高中低档车型也极地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私家车, 从而实现拥有私家车的梦想。近几年来,私家车的新增落户数量每年都有较大增幅。尤其是 2009 年国家对购买机动车辆实施补贴,致使私家车数量激增。 20世纪末的一份调查显示,购买私家车被列为未来 10年十大消费热点的第二位、在被调查者中有 41% 的人选择了“汽车”。2002 年1~8 月,北京市累计销售小汽车 万辆,同比增长 % ,其中私人购车占 % 。目前,北京市私家车已超过 60 万辆,成为国内第一个私家车超过公车的城市。上海、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都出现了私家车增速明显加快的迹象,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均每年 23% 地的速度增长,而且增幅会越来越大。从全国范围来看, 2005 年以来私人小汽车保有量维持 20% 以上的增速。截至 2010 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了 7000 万辆。2008 年末,全国民用轿车保有量 2438 万辆,增长 % ,其中私人轿车 1947 万辆,增长 % 。私车已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 60% 左右,这标志着中国汽车消费进入以私人消费为主的发展新阶段。中国私车保有量在短短 3年内净增千万辆,主要得益于轿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0 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仅有554 万辆,其中私车保有量为 82万辆,% 。这82万辆私人汽车中,58万辆是载货车,只有 24万辆是载客汽车。私人客车中,相当数量是微型面包车,真正的私人轿车寥寥无几。此后,私人汽车比例一路走高,私人轿车也逐步增加。汽车本身被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没有任何一款机器或是机械设备,能够像它一样广泛的影响到社会生活、个人生活、城市建设,甚至整个国家的建设。在 2008 年两会期间,国家提出将汽车作为十大产业,以汽车作为带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来推动和实现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这是因为汽车产业是全球性的产业,只要各种经济政策用上去,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它的产业链长,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能带动上下游的岗位发展,而且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材料、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于汽车产业,这也表明了汽车工业对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作用,是其他产业所难以相比的。我国在 1994 年就将汽车产业定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到了 1996 年又提出取消地方限制经济型轿车的使用,这一政策的提出为汽车进入家庭铺平了道路。在2000 年12月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明确的指出,要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鼓励汽车进入家庭。《中国家用轿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汽车工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两个战略重点转变:2000 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实现以生产载重汽车为主转为小汽车为主,2005 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实现以生产公用小汽车为主转向以家用小汽车为主。 2004 年6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其中明确提出要“创造良好的汽车使用环境,培育健康的汽车消费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汽车私人消费"和“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汽车,特别是用于消费的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多少,与经济发展程度、居民收入以及道路建设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汽车作为中国家庭拥有率最低的一种高档耐用消费品,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国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家庭政策的出台,以及制约需求的各种不合理费用被逐步取消和汽车贷款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汽车正在快速进入普通家
私家车发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