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性瘫痪的康复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17页
第一节 脑性瘫痪的临床诊治
(一)概述
脑性瘫痪(CP)简称脑瘫,是小儿从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瘫病及视觉、听说、行为和感知异常等等多种障碍。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17页
病因:出生前/时/后—个月内有早产、低体重、窒息、血型不合、胎儿发育不良等高危因索。
基本病理变化: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软化、纤维化、萎缩、脑沟增宽、脑白质丧失,以及由于各种先天畸形等而导致的大脑功能失调。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117页
脑瘫的特点:
1、病变发生在生命早期;
2、病变为非进展性,脑损伤程度取决于发病当时,不会进一步恶化;
3、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
如:肢体瘫痪、肌肉痉挛,姿势异常、运动协调控制异常等。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117页
CP的典型姿态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117页
脑瘫的症状
(一)运动障碍
(二)感觉障碍
(三)癫痫
(四)ADL低下
(五)言语和语言障碍
(六)智力低下
(七)人格与行为异常
(八)学习困难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17页
在脊髓灰质炎被控制以后,在小儿时期,脑性瘫痪所造成的残疾更显突出。
~5‰。
我国“九五”攻关课题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至2003年我国共有脑瘫患儿约31万例,而且每年新增4万例。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17页
(二)主要障碍、合并障碍和继发障碍
脑瘫不是一种特别的疾病,而是因为脑损伤所致的以各种功能失调为特征的集中表现,即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的表现形式:
①神经解剖学上的损伤
②病因学方面
③神经病学的分类
④身体局部解剖上的功能缺失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17页
病因学方面的原因:
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以及颅内或颅外脑损伤。 由于围产期医学的发展。使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导致极低伴重儿脑瘫的发生率增加。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117页
按临床表现分
1、痉挛型(60-70%)
2、手足徐动型(约20%)
3、强直型
4、共济失调型
5、震颤型
6、肌张力低下型
7、混合型
8、无法分类型
按瘫痪部位分
1、单瘫
2、截瘫
3、偏瘫
4、双瘫
5、三肢瘫
6、四肢瘫
7、双重性偏瘫
注:引自1988年佳木斯第一届小儿脑瘫会议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117页
脑性瘫痪的康复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