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从工具思维到玩具思维
文 / 李光斗
鲁迅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 生活方式,他们生活在一个超链接化和信息饱和的世界中,也
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每个儿童都有一 更加相信科技,依赖智能产品。
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而且会不断发现并追求自己喜爱的新玩 年轻的消费者享受着网购带来的便利生活,吃饭叫外卖,
具。其实,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人类的天性,儿童也好, 购物上网下单,外出旅行网上订车票、酒店等等,但并不意味
成人也罢,人人爱玩游戏,只是随着年龄段的不同,追求的游 着他们抛弃了线下活动,只是这一代人更注重线下所带来的体
戏载体玩具不同而已。 验感,例如科学技术支持下的沉浸式商场、VR/AR 虚拟游戏、
3D 影院等,他们更喜欢好玩的东西。在这方面,更加年轻的
好玩是人类的天性 00 后热衷网络表情,萌化的语言、萌萌的表情充满了社交媒体。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最初 除了萌系产品,他们还喜欢有趣的小东西,可以说 00 后购买
使用的是天然工具,发展到后来才能够制造工具 ;进入商业社 的出发点更多是“娱乐性”。产品如果是好玩的、可玩的,会
会,可以交换与购买的工具成为商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而成 获得 00 后更多的青睐。
功的商品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经济学的 如果想更多地抓住年轻人的消费,就要先让他们快乐地玩
出发点和目的地都是人,商品更是如此。人的需求有多层次: 起来。
从最基本的生理需
从工具思维到玩具思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