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街道“十三五”规划调研汇报 2015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也是“十三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同时也是 xx 区实现“三年大变样”的起始之年, 在这个关键的时期, xx 街道正夯实基础、稳健步伐, 同时转变思路、争创佳绩。 xx 街道地处xx 城区西大门, 辖区总面积 8 平方公里, 下辖 xx、 xx 两个社区, 辖区由 xx 高校、 xx 学校、市农科所等 20 余家企事业单位构成,呈 xx 状分布于 xx 交界处。一直以来, xx 街道由于辖区地域和构成的特殊性, 地方虽小,但工作难度不小,如何服务好辖区内“三大人群”, 成为街道工作谋划的核心问题,也与街道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此,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班人总结出了“ xxxx ”的核心工作思路,为 xx 街道转型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一、“十二五”期间突出工作成绩情况“十二五”以来, xx 街道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上下一体, 同心协力, 主动应对困难挑战, 着力提升街道社会管理水平、公共服务效能和经济文化发展。(一)服务驻街单位,助推经济发展街道坚持以共驻共建为基础, 不断深化服务意识, 创新服务举措, 以服务挖潜力, 以服务促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街道建立了服务企业“三大举措”,一是建立驻街单位联席会议制度, 增进街企感情, 加强企企联系, 在在街域经济增长与企业发展上形成多方合力、资源共享的局面; 二是形成街道主要负责人定期走访制度, 由街道党政一把手分别带队轮流到驻街单位走访,直接与单位负责人沟通,了解企业困难,随时掌握企业运行动向,主动为其办实事、解难事,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三是送政策、送信息进企业,街道及时将新的政策信息传送到相关的单位, 积极为其牵线搭桥, 引进人才、项目、技术, 同时引导驻街单位发展壮大的同时转型升级。今年, xx 有限公司和 xx 药业将完成锅炉环保改造。 2014 年在全街上下的努力工作下, 街域规模工业总产值由 2011 年 xx 万元上升至 xx 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由 201 1 年的 xx 万元上升至 xx 万元;固定资产投入由 2011 年的 xx 万元上升至 xx 万元。 201 4 年完成财政收入 xx 万元,在 20 11年 xx 万元的基础上增长了 xx% ,年均增长 xx% 。在整个宏观经济下行趋势下,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二)服务高校,创新社会管理 xx 高校是我街最大的驻街单位, 也是街道社会管理的核心部分, 为此, 街道围绕“服务高校、依托高校”的工作思路, 深化校地“共驻共建”工作, 不断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 建立了服务高校“一二三四”工作法。一是围绕政务大厅,打造“一站式”服务。街道在 xx 高校 xx 楼一楼建立了 1000 余平米的 xx 街道(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送服务进校园,缩短了群众办事的距离, 并在大厅设立了党建、城管、社保、计生等 10 个服务窗口, 简化了群众办事流程, 实现了“街道——社区”一站式服务, 群众只需要到大厅就能把事办好。二是校地紧密联合,实现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街道办事处、社区与高校保卫处、后勤处实现无缝对接, 在对高校周边及校内环境整治等方面实现全面合作, 街道主动参与到解决高校校内社会事务管理中去。街道城管办、城管执法队实现校园及周边环境常态化治理,多次联合校保卫处、后勤处对校园及周边违章建筑、违法摊贩进行拆除治理, 仅 2014 年开展联合整治行动 8次,拆除违规广告 50 多处、广告牌 60 余块,清理残标 3000 多张,清理白色垃圾 30 多立方, 取缔流动摊贩 60 多处, 拆除高校 xx 学院附近一处违章建筑和高校 xx 公寓里二处违法建筑,并配合高校收回了两处违章经营门面。极大地提高了校园及周边环境水平。三是主动服务,建立社会综治“三方联动”。在社会治理上,街道办事处联合 xx 派出所、高校保卫处,积极发挥职能, 全面强化治安联动, 在高校建立治安保卫楼栋长制度, 组建义务巡逻队, 有效提高治安管理水平。公安机关也及时破获了多起违法犯罪事件, 切实保卫了高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同时, 街道积极发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职能, 为高校调处好若干重大事故和突发矛盾问题,妥善平息了矛盾纠纷, 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维护了高校校园秩序稳定。四是实现了校地“四个对接”。党建对接, 实现社区党建与学校党建联动, 街道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建阵地对学校党员的服务作用,多次组织社区党员与学校党员共同学习、交流, 实现党建资源互补,管理联动。志愿服务对接, 就业帮扶对接, 街道以校方需求为导向, 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创业就业服务方式, 发挥街道“纽带”作用, 每年都组织一批企业进校招聘,架起高校与本土企业的联系桥梁
xx街道“十三五”规划调研汇报-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