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汉语修辞-word资料(精).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古代汉语修辞修辞是为了表情达意, 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而对语言进行的综合的艺术加工。自古至今, 汉语的修辞方式多种多样的。有些修辞方式古今皆用, 差别不大, 比喻、排比、夸张、反复等,但也有些修辞方式古籍中常用,而现代汉语则很少使用。所以,学习古汉语时,要识别这些修辞,准确理解它们所表示的“言外之意”。古汉语修辞,着重介绍古代常用而今天不常用或用法有别的修辞方法。一、比喻比喻是用类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本体,喻体,喻词三者都出现的为名喻。隐喻只出现喻体,是借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均不出现,所以叫“借喻”。比喻手法在古汉语很常见。宋代陈骙在《文则》中把其分为十类: 直喻、隐喻、类喻、诘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实际上,古汉语中有两种基本比喻形式,即“直喻”“隐喻”。其他八种皆可归如此两种中。 1、直喻:直接点明,用“如、犹、若”表示。有女同行,颜如舜英(木槿花)。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以齐王,犹反手也。 2、隐喻:不直接点明,没有任何标记,根据上下文来识别。①用外部特征来比喻。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凝脂喻白而细腻的皮肤)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龙、虹喻长桥、复道)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一苇喻小舟) ②用内在本质作比喻。非疏骨肉而爱过客也。(骨肉喻亲人) 诸侯不朝,力政争权,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雌雄喻强弱)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股肱喻大臣) 犯白刃,冒流矢,趣水火,不敢却也。“水火”喻危险。备(刘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水火:喻互不相容③用动作方式及状态作比喻。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比喻生命垂危) 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喻处境危急),燕巢于飞幕之上。(喻地位不稳)。二、映衬用两种事物相互衬托,加强语气。 1、用含义相同的事物相互衬托来强调要表达的思想。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2、用对立事物来衬托。“对比”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 对比(主要表现在内容上)常与排比、对偶(主要表现在形式上)结合使用。三、摹状描绘事物的形态或声音。 1、描绘情状,有专门的形容词来表现。①连绵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而不见,挠首踯蹰。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参差、憔悴、辗转…①叠音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冉冉、苍苍、迟迟……①以“然、若、尔”为后缀的形容词。子路率而对。鼓瑟希,铿尔。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2、描绘声音,多用叠音词。伐木丁丁。鸡鸣喈喈。交交黄鸟。萧萧马鸣。启呱呱而啼。笑吃吃不绝。玉佩遽叮当。摹状中所用形容词多为叠音词、连绵词、语义生动,声韵铿锵,修辞效果极好。四、代称(借代) 不直称某一事物,而以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事物来替代它。古代汉语中的借代,根据它们的特点,大致分以下几类: (一)以事物的特征,性状来代替该事物。君子不重伤,不禽而毛。二毛,谓黑白两种头发,花白头发,指老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布衣,平民。大耳儿最叵信。大耳儿,指刘

古代汉语修辞-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04432421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