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钢、铸铁、合金钢、不锈钢以及部分有色金属材料等。
:(1)按化学成分分:碳钢【按含碳量分为低碳钢(C<%)中碳钢(C=%~%)高碳钢(C>%)】和合金钢【按合金元素含量分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5%)中合金钢(5%~10%)高合金钢(大于10%)】(2)按质量分:按照钢中硫和磷的含量分普通钢(S≤% P≤%)优质钢(S 、P≤%)高级优质钢(S≤% P≤%) :(1)普通碳素结构钢:Q+数字,Q为“屈”,数字是屈服强度值,若牌号后标注ABCD表示钢材质量等级,A级最高;若牌号后标注F,则为沸腾钢(脱氧不完全的钢),未加注为镇静钢(完全脱氧钢) (2)优质碳素结构钢:采用两位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万分之几。%(万分之四十五)左右的优质碳素结构钢编号为45钢;若钢中含锰较高则在钢号后面附以锰的元素符号Mn如15Mn, 45Mn等 :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工艺性能 :(1)碳:含量增加,强度极限和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2)硫:FeS与Fe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分布于奥氏体的结界上,使钢材在热加工时容易开裂,产生“热脆”现象。硫含量高还使材料的断裂韧性降低。(3)磷:也是一种有害元素。磷能全部溶于铁素体中,使强度和硬度增加,会导致塑性和冲击韧性的显著降低。在低温变脆,产生“冷脆”现象。在某些特殊用途钢中,如含磷的铜钢,可以提高在大气中的耐蚀性。(4)锰:能减轻硫的有害作用,并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5)硅:能使钢的强度、硬度、弹性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硅作为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耐蚀性和耐热性,但过量的硅会恶化钢的热加工工艺性能。 :密度、熔点、热膨胀系数、导热性、导电性以及弹性模量等。:(1)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又能够恢复其原来形状的性能(2)塑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3)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4)韧性:是材料对缺口或裂纹敏感程度的反映,用来衡量材料的抗裂纹扩展能力。:(1)按化学成分: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 (2)按显微组织:马氏体不锈钢(大气、水蒸气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淡水、海水、温度不超过30度的盐水溶液、硝酸、食品介质以及浓度不高的有机酸中也具有足够的耐蚀性)、铁素体不锈钢(单相组织,主要用于制作抗高温氧化、耐硝酸腐蚀的设备)、奥氏体不锈钢(碳化物溶于奥氏体中。可用于制作在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设备) :(1)特点:钛在淡水、大气(包括潮湿的工业大气、海洋性大气)、海水中都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因此有“耐海水腐蚀之王”之称;钛在王水、次氯酸钠、湿氯气中耐腐蚀。(2)钛合金分类:常用耐蚀钛合金主要是Ti-Pd合金和Ti-Mo合金;(含有氧氮碳铁元素为低合金钛;加入铝、锰锡、钼等合金元素提高钛的强度;加入少量钯提高钛在盐酸硫酸等非氧化性酸中的耐蚀性,加入钼和钒可提高抗应力腐蚀的能力) :天然岩石、铸石、陶瓷、搪瓷、玻璃、水泥等。 陶瓷材料分为:传统陶瓷,玻璃,玻璃陶瓷,特种陶瓷,金属陶瓷
南林水工艺设备基础考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