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床演变学水利枢纽下游的河床演变及其防治实用教案.ppt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㈠、河床自上而下普遍(pǔbiàn)冲刷
一、水利枢纽下游(xiàyóu)河床的一般冲刷现象
一般冲刷的距离是随着冲刷的发展而延长(yáncháng)的,且与下泄流量有关。
枢纽下游河道的一般冲刷是自上而下逐渐发展的,距坝越近冲刷越大,距坝越远冲刷越小。
第1页/共26页
第一页,共27页。
2
一、水利枢纽下游河床的一般冲刷(chōngshuā)现象
水库下泄清水后,下游河道的含沙量将普遍出现显著的降低。
造成枢纽下游河道含沙量显著降低的原因:
1、枢纽的拦蓄(lánxù)作用使出库含沙量显著减少;
2、河道沿程泥沙补给不足和水流挟沙力沿程减小。
㈡、含沙量显著(xiǎnzhù)降低
第2页/共26页
第二页,共27页。
3
一、水利枢纽下游河床的一般冲刷(chōngshuā)现象
①河床(héchuáng)为卵石夹沙 抗冲粗化层
㈢、河床(héchuáng)显著粗化
枢纽下游河道的冲刷,将引起河床粗化。河床粗化过程随原河床组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点。
第3页/共26页
第三页,共27页。
4
一、水利枢纽下游河床(héchuáng)的一般冲刷现象
㈢、河床(héchuáng)显著粗化
②河床为细沙组成时
粗化是在冲刷过程中因悬沙和床沙的交换(jiāohuàn)而造成的。
沙质河床的粗化 糙率增加 水流挟沙能力减少 冲刷速度减慢 冲刷停止
第4页/共26页
第四页,共27页。
5
一、水利枢纽(shuǐlìshūniǔ)下游河床的一般冲刷现象
㈣、断面(duàn miàn)形态和纵比降的调整
断面形态:下切(xià qiē)、展宽、下切(xià qiē)展开
冲刷下切将使河道滩槽高差增加,河道趋于稳定。
冲刷展宽,将使河道滩槽高差减小,河道向不稳定发展,河岸崩溃,滩地坍塌。
第5页/共26页
第五页,共27页。
6
一、水利枢纽下游河床的一般(yībān)冲刷现象
㈤、河型转化(zhuǎnhuà)
河型转化,与水库(shuǐkù)运用方式有关。
1、水库蓄水运用
①、向稳定或更加稳定转化
②、向不稳定转化
第6页/共26页
第六页,共27页。
7
一、水利枢纽下游(xiàyóu)河床的一般冲刷现象
㈤、河型转化(zhuǎnhuà)
2、水库采取(cǎiqǔ)蓄清排浑或滞洪运用等方式
下游河段的演变决定于水库下泄的水沙条件。
①、蓄清排浑运用
汛期,下游河道可能发生淤积;
非汛期含沙量小时,下游河道将发生冲刷。
第7页/共26页
第七页,共27页。
8
一、水利枢纽(shuǐlìshūniǔ)下游河床的一般冲刷现象
㈤、河型转化(zhuǎnhuà)
2、水库采取蓄清排浑或滞洪运用(yùnyòng)等方式
②、滞洪运用水库
汛期涨水期
“大水带小沙”
下游河道将发生冲刷
汛期落水阶段
“小水带大沙”
下游河道将发生淤积
第8页/共26页
第八页,共27页。
9
一、水利枢纽下游河床(héchuáng)的一般冲刷现象
下游河道河床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水库下泄水量和沙量的大小及其过程;②河底和河岸的地质条件;③下游冲刷基点(jīdiǎn)的位置。
在上述影响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下泄水量(shuǐ liànɡ)和沙量的大小及其过程。而下泄水量(shuǐ liànɡ)和沙量的大小及其过程又主要取决于水库的运用方式。
因此,水库的运用方式不仅是决定水库上游淤积量和淤积形态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下游河道变形强度和形态的关键因素。
第9页/共26页
第九页,共27页。
10
㈤、分析(fēnxī)研究下游河道的冲淤特性、主流变化和河道摆动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整治措施,确保防洪安全。
二、水利枢纽(shuǐlìshūniǔ)下游河床变形的防治
㈣、在下游河道的引水口、桥梁和其他建筑物的附近(fùjìn)局部范围内采取局部整治措施,防止建筑物遭受冲刷破坏。
㈢、修建护滩工程,保护滩地免受冲失。
㈡、采取护岸措施,控制坍岸的发展。
㈠、研究河型转化问题,促使下游河道朝稳定的河型转化。
第10页/共26页
第十页,共27页。

河床演变学水利枢纽下游的河床演变及其防治实用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3 MB
  • 时间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