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谚语
1 / 26
民间的谚语
民间的谚语
民间的谚语1
一毛不拔。
一回生,两回熟。
三锥子扎不出血来。
先小人,后君子。
刀子嘴,豆腐心。
光打雷,不下雨。
不怕慢,就怕站。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见利不要命,钻头不顾腚。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到黄河心不死。
人不伤心不落泪。
好汉不提当年勇。
哪壶不开提哪壶。
站着说话不腰疼。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民间的谚语
2 / 26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上甜。
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一问三不知,神仙怪不得。
民间的谚语2
1、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指农历)。
2、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3、雨从西南来,床下摸“各也”(“各也”鱼类,指雨下的大)。
4、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5、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6、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7、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8、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9、夜晴无好天(指连续下雨,突然一天晚上晴了)。
10、小暑起南风,绿豆似柴蓬(小暑这天刮南风,将天旱)。
11、十雾九晴。
12、寒露两旁看早麦。
民间的谚语
3 / 26
13、二月二,小麦没老鸹(指乌鸦在小麦地里已看不到)。
14、早上烧霞,晌午沤麻(早晨出现彩霞,中午多会下雨。晌午指中午,麻为草本植物,茎皮纤维可做绳索、织布。沤麻就是将麻埋于泥中腐蚀)。
15、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赛鸡蛋。
16、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指今年中秋节阴天,明年正月十五或前几天会下雪)。
17、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18、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19、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20、重阳不下盼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
21、天黄有雨。
22、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23、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24、开春一场雨,秋收万石粮(指春耕时下雨,预示着丰收年)。
25、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26、春打六九头,五九尾(指立春那天为五九的最后一天,或六九的第一天)。
27、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28、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29、天河调角,要吃毛豆角。
民间的谚语
4 / 26
30、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31、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32、初一阴,初二下,初三初四直“拉拉”(直“拉拉”为继续下雨)。
33、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34、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35、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36、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37、六月六,晒谷莠(指谷子已抽穗)。
38、星星挤眼,要下雨点。
39、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40、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41、天上下“流流”,地上摸泥鳅(“流流指冰雹,若春天下冰雹,这一年雨水多,田地有水,可抓泥鳅)。
42、忙种收大麦。
43、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指处暑前后收获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时大豆已收割)。
44、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45、东绛(虹)呼噜,西绛雨(呼噜指打雷不下雨)。
46、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
47、小满不满,麦子有闪(指小麦到小满节应灌满浆,若没有灌满浆,小麦收不好)。
民间的谚语
5 / 26
48、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49、一把二月过,就把犁耙摸。
50、处暑下雨烂谷箩。
51、缸穿罗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 舖道,
52、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53、过了惊蛰节,整地不能歇。
54、初一、十五天不好,这月晴天一定少(指农历)。
55、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56、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57、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58、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59、天上乱搅云,地上下满盆;今天火烧云,明天晒死人(乱搅云指乌云翻滚。火烧云指晚霞满天)。
60、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清晨起来,看看东南方向的阴晴,可预测全
民间的谚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