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宋濂交游及文学思想考论
姓名:陈玉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指导教师:杜海军
20070401
宋濂交游及文学思想考论
姓名:陈玉东
导师:杜海军教授
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研究方向:元明清文献研究
年级:2004 级
内容摘要
宋濂是元末明初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宋濂一生虽然游
历地方不多,但其接触交往的人却很多,尤其是那些很有学问和操守的人物。研
究宋濂和这些人物的密切交往,考察他们的切磋交流,将有助于我们更为立体和
形象的认识宋濂思想的形成,以及宋濂思想对那个时代的影响。
宋濂学术思想的形成是元明社会历史发展影响的结果。自宋以来,儒学虽然
大兴,但儒学派系众多、互相倾轧,或支离或空疏,弊端甚重;元代以来,统治
者虽然实行三教并行,但对儒学甚为隔膜;又因实施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科举
久废,众多儒士沉沦下层,以杂剧曲子为事,故元代文化出现了三个走向:其一,
因三教并行,故儒者多能融通地看待三教。其二,为学主融合,求实用。故三教
并融,儒学诸家并融,务求实用。其三,用世之儒者痛感元代政治荒芜,礼乐不
行,因亟越轶唐宋,步武汉魏,甚至直攀周代,欲用文学化育天下,故文学复古
思潮大兴。
宋濂主张三教并行,并且用“心”这一概念打通了三教。同样,他又用“六
经皆心学”融合了朱、陆之学,汇而为一。他用“文道合一”融合了朱、吕之学。
他用六经非“空言”融合了朱、陈之学。他要恢复“礼乐之治”又融合了朱、唐
之学。不仅如此,他进一步将历代诸子之学极力融进儒学当中,为纠正儒学的空
疏无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宋濂虽然没有建立新的儒学体系,但他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融通了儒家各
派学说,融通了三教,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并推动了学术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思想
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关键的一环,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宋濂无论在政治、儒学、文学,还是史学上,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当时
和后来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政治上,他辅佐朱元璋奠定政策走向,延揽人才,
宣传政策,收揽民心,制定礼仪、律法等各项制度;儒学上,他融合诸家之说,
II
力求实用;文学上,他发展了唐宋以来文学正大平易的文风,为后来散文的健康
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史学上,他主持编写了《元史》,独自撰写了《洪武圣政
记》,开辟了写当代史的先河。
宋濂的思想十分丰富,考察他的思想渊源将会推进对他思想的认识和评价。
宋濂交往的人物众多,单《宋濂全集》中提到的人物就有 1000 多名,涉及到社
会的各个层面。我们只能选取一些对宋濂思想形成、传播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进行
考察。考察分四章:
第一章、宋濂与师长辈。宋濂儒学和文学思想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他的几位老
师:吴莱、黄溍、柳贯,还有欧阳玄和陈君采。吴莱教他古文,通诸经,儒学独
尊;黄溍教他为文平易正大,六经为本;柳贯教他礼乐,融通三教;欧阳玄教他
史学体例,散文走向;陈君采教他儒学精髓在于礼仪。宋濂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以“心”沟通三教,以“六经皆心学也”沟通儒学诸家,力求实用。
第二章、宋濂与同门。宋濂成长为一代大家,离不开同门的互相砥砺。最值
得一提的有胡翰、王袆、戴良。胡翰是推动宋濂从志于科考走向志于古文并志于
“平天下”的关键人物之一;王袆是宋濂志于“平天下”路上共相切磋的益友;
戴良也是宋濂走向大家路上能共相问难共相砥砺的同门好友。
第三章、宋濂与友人。探究宋濂思想的形成,友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千岩禅师是宋濂能够将儒释两家学说融而为一的得力朋友;刘基是宋濂能够真正
实现“平天下”理想的患难知己;杨维桢是宋濂文学史学思想成熟的又一砥砺者;
义门郑氏是宋濂进行儒学实践和理论修养的好地方,也是宋濂思想得以传播的基
地。
第四章、宋濂文学思想略考。宋濂的文学思想突破了宋代以来“文从道流出”
的严重束缚,发展了唐宋以来散文“平易正大”的文风,强调了“文”“道”二
而一的关系,为后来小品文的兴盛埋下了伏笔。
本论文期望通过交游考这样一个基础性的专题研究,力争较为立体地再现宋
濂思想发展的历程,宋濂思想的实际面貌,以便我们能较为客观地认识宋濂的思
想,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从而推进宋濂研究、元末明初文学研究、文学史及批评
史等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宋濂交游文学思想考论
III
ON SONG-LIAN’S CONTACTS AND
LITERATURE THOUGHT
Name: Chen Yudong
Tutor:Professor Du H
宋濂交游及文学思想考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