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涂料施工及验收规范
LT
外墙涂料施工及验收规范
外墙涂料涂装体系
一般的外墙建筑涂料涂装体系,分为3层:底漆、中涂漆、面漆。
1.底漆。底漆封闭墙面碱性,提高面漆附着力,对面涂性能及表面效果有较大影响。如不使用底漆,漆膜附着力会有所削弱,墙面碱性对面漆性能的影响更大,尤其使用白水泥腻子的底面,可能造成漆膜粉化、泛黄、渗碱等问题,破坏面漆性能,影响漆膜的使用寿命。
2.中涂漆。中涂漆主要作用是提高附着力和遮盖力,提供立体花纹,增加丰满度,并相应减少面漆用量。
3.面漆。面漆是体系中最后涂层,具装饰功能,抗拒环境侵害。
(一)、施工前准备情况:
1、查看施工现场,确认在施工前需要整改、准备的项目。
2、确认施工面积核算用量,核对所备涂料数量是否相符。
3、确认色彩分布方案,核对涂料色号及数量。
4、施工班组应有现场技术负责人,施工人员应进行施工前期培训。
5、确认准备了合适的涂装工具及辅助用品。
6、确认吊篮绳索固定安全有效,登高作业的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附工具和用品准备:
油灰刀、钢丝刷、腻子刮刀或刮板、腻子托板、砂纸、拉毛辊筒、排笔、油漆刷、手提式
电动搅拌机、过滤筛、塑料桶、匀料板、钢卷尺、粉线包、美纹纸胶带、遮挡板、遮盖纸、
塑料防护眼镜、口罩、手套、工作服、胶鞋、平板打磨机、2米直尺、湿度仪、PH试纸。
(二)、底材处理及要求:
1、检查验收
(1)基层应平整、清洁、无浮砂、无起壳。混凝土及抹灰面层的含水率应在10%以下,PH值小于9。通常新抹的基层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夏季应干燥10天,冬季20天以上;混泥土夏季3周,冬季4周。未经检验合格的基层不得进行施工。
(2)墙面发现白霜严禁进行施工,必须经处理后方可施工。
(3)外墙涂料施工前,确保吊篮绳索固定牢靠,以便涂料施工。
2、基层修补
(1)小面积空鼓墙面的修补
①确定空鼓墙面:
②用电动切割机或冲击钻清除空鼓部位;
(2)当基面温度大于35℃且阳光直射时,建议垂询涂料供应商。环境湿度大于85%,或基
面温度小于露点以上5℃,应停止施工。
(三)施工工艺:
1、具体施工工序
处理墙面——>满批腻子一道——>打磨——>满批第二道腻子——>局部修补——>打磨修补部位——>封墙底漆——>修补局部缺陷——>修补底漆——>面漆一道——>面漆二道——>清理污染及施工现场。
2、具体施工明细
(1)墙面处理
清理墙面水泥污物,尘土,垃圾,对发霉部分进行处理。(方法见基层处理)。打磨墙体,
确保腻子与墙体的粘结牢固。
(2)满批腻子一道
腻子批嵌时要求尽量薄批,从右向左,或从下往上批。阴、阳角批嵌时要弹线和吊线,阳角批嵌后要用铝合金靠尺压直。批嵌时注意不要出现接头.卷层并注意与墙体的粘结度,防止起皮,腻予层一次刮涂不宜过厚,否则较难干燥,易开裂。刮涂腻子时,以左手握平腻子板,右手拿刮刀。刮涂腻子时,要用力按住刮刀,使刮刀和物面倾斜成一定的角度,顺着表面刮平。主要采用往返刮涂法,先将腻子敷在平面的边缘成一条线,刮刀尖成30一45度角向外推向前方,将腻了刮涂于低陷处,多余腻子挤压在刮刀口的右面成一条线。刮刀刮到前端,刀尖即转向成30- 45度角往回刮,又将腻子刮涂在另一低陷处,多余的腻予在刮刀的右面成一条线.这样往返施行,达到填平整个物面的目的。或者采用一边倒的刮涂法,即刮刀只向一面刮涂。
(3)打磨
待腻子干燥后,进行打磨。脚手架与墙体连接点的部位,要上下打磨。满批第二道腻子,
打磨。检查墙体情况,将局部不平整的地方进行修补,待腻子干燥后打磨。以上工序施工完毕后,进行墙体检查,达到优良的平整度后,进行底漆的涂刷。
3、底漆施工
(1)用滚筒刷外墙底涂时,要用力压滚筒以保证细微处都能滚涂到,保证涂刷到位。
(2)边沿及滴水檐处应涂厚,角落及其它滚筒不易施工的地方,要先用刷子,紧接着用辊筒。
(3)检测方法:
待涂料干燥后,观察涂刷后的墙面,外观一致,色泽均匀,无漏涂部位,则表明己涂刷到位。
4、面漆施工
(1)施工方法
①用拉毛滚筒刷第一道面涂时,要适当用力压滚筒以保证细微处都能滚涂到,无气泡、
上料平均到位。
②用拉毛滚筒刷第二道面涂时,要适当用力压滚筒以保证细微处都能滚涂到用力要均匀
一致。涂料用量和分布面应均匀一致,无气泡、滚花一致均匀。
③严格控制好操作手式,保证涂刷均匀和外观效果。
④涂料施工由建筑物自上而下进行,每一次涂刷以分格缝或墙面阴阳角交接处等为界。
(2)检测方法:
外墙涂料施工及验收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