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道路及工程管线规划
一、常用技术指标
用地性质
给水
污水
供电
燃气
电信
工业
一类
100m3/hm2·d
污水量
150Kw/hm2
30部/hm2
二类
250m3/hm2·d
给水量70%计
300Kw/hm2
25部/hm2
三类
400m3/hm2·d
收集率为85%
450Kw/hm2
20部/hm2
居住用地
250L/人·d
170L/人·d
4Kw/户
·天
20kg/户·月
1部/户
办公商业
5-10L/m2·d
污水量同给水
60-80w/m/280-100W/M2
1部/50m2
医院
200L/床·d
污水量同给水
40W/m2
15部/所
(含中继线)
中小学
50L/人·d
污水量同给水
20W/m2
5部/所
宾馆
20L/m2·d
污水量同给水
100W/m2
1部/100m2
绿地、道路
15m3/hm2·d
污水量不计
20kW/m2
仓储、市政
30m3/hm2·d
污水量不计
10部/hm2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阶段的道路及其设施控制,主要指对路网结构的深化,完善和落实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对道路交通设施和社会停车场(库)的控制,以及对配建停车泊位的控制。 以上各方面的深化与控制,就是在主次干道确定的条件下,根据规划用地规模及地块的使用性质,增设各级支路路网;确定规划范围内道路的红线、道路横断面、道路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交叉口形式;对社会停车场(库)进行定位、定量(泊位数)定界控制;对配建停车场(库),包括大型公建项目和住宅的配套停车场(库),进行定量(泊位数)、定点(或定范围)控制。
一、常用技术指标
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计算输配水管渠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选择管材。
对污水排放量和雨水量进行具体的统计计算;对排水系统的布局,管线走向、管径进行计算复核;确定管线平面位置,主要控制点标高。
一、常用技术指标
计算用电负荷;选择和布局规划范围内变配电站;规划设计10kV电网;规划设计低压电网。
计算规划范围内的通信需求量;确定邮政电信局所等设施的具体位置、规模;确定通信线路的位置、敷设方式、管孔数、管道埋深等;划定规划范围内电台、微波站、卫星通信设施控制保护界线。
一、常用技术指标
计算燃气用量;规划布局燃气输配设施,确定其位置、容量和用地;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计算燃气管网管径。
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计算供热管道管径。
各种管线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布置,尤其要解决好交叉口处管线的三维关系。
一、常用技术指标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各类市政工程管线技术指标对市政设施量的预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个实施性的控制规划,一些技术指标没有总体及分区规划中的指标高,同时又必须高于现有技术指标,加上在规划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可能做到准确预测,只能起一个大概的控制作用。
一、常用技术指标
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开发容量的控制。因而,在土地使用性质细分后,这是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中必须解决的最为关键的问题。特别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开发容量至关重要。它不仅与土地的投入产出和开发收益直接相关,而且与公众利益,与三个效益的统一息息相关。
(1)用地性质 不同性质的用地,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和特点,从建筑单体到群体组合,从空间环境到整体风貌,均呈现出差异,因而开发强度亦不相同。
二、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的因素
(2)城市土地级差 由于各建设用地所处区位不同,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环境条件出现差距,从而产生土地级差。如中心区、旧城区、商业区、沿街地块的地价与居住区、工业区的地价相差很大,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地块划分大小、容积率高低、投入产出的实际效益等产生直接影响。这就决定地块的土地使用强度,应根据其区位和级差地租区别确定。地块的土地使用强度制定是否合理,在经济上是否可行,需要进行房地产开发的经济分析。
二、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的因素
(3)建造方式和形体规划设计 不同建
三、道路及工程管线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