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选自上海版辅读学校教材实用语文第三册)
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董仲燕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较全面满足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又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字词“自、来、水、手帕、自来水,”通过实物及图片展示理解字词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学用“… …用自来水… …”这个句式练习说话,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及口语表达能力。
3、 知道手帕的用处,初步养成带手帕、用手帕、洗手帕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
学习字词的读音并理解词义,练习说完整的话。
教学用具:手帕、照片、字词卡片及相关课件。
2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装有手帕的礼品盒,猜谜语。
师:盒子里有一样好东西,老师说个谜语,比一比谁先猜出来是什么:“小花布四方方,叠好放在我身上,擦擦鼻涕擦擦汗,真是我的好伙伴。”
2板书课题 :第一课 手帕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指,跟着老师一起写。
学习字词
(一)学习词语“手帕”。
1、板书词语“手帕”。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指,跟着老师一起写。
2、老师领读字词:
师:仔细看老师的口型,听老师的发音,跟着老师一起读。
3、出示带有手帕插图的词卡。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大声读出它的名字?(指名读词卡)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手帕的用途。
(二)理解词语“洗手帕”。
1、导入“洗手帕”。
师:手帕脏了怎么办?要洗手帕,
2、板书“洗手帕”。
3、表演“洗手帕”。
3
师: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你是怎样洗手帕的。
学生表演洗手帕。
(三)学习字词“自、来、水、自来水”。
1、导入“自来水”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方,同学们向小方问声好好吗?
播放小方洗手帕的课件:小朋友们好,你们看我在干什么?
师:小方用什么洗手帕?
2、板书:自来水 (学生跟写)
3、老师领读。
4、出示字词卡片:
师:图上画了一个水龙头,里面流出来的水就是“自来水”。
5、指名读词语。
6、分别认读“自、来、水、”三个字。
(1)认读“自”。
A、指名读。
B、组词“自己”。
(2)认读“来”。
A、指名读。
B、组词“过来、来去”。
师:老师请同学“过来”,当小老师领读。
师:请同学回去,“来去”。
4
(3)认读“水”。
手帕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