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古诗二首
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7个生字。2。初步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能结合句子理解词义,读懂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了解古代劳动人的悲惨生活,认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无比热爱的感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默写课文?古诗?。教学重点难点:1。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2。理解诗句的意思。3。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教学思路:布置学生预习后,从介绍时代背景入手,为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打下根底。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理解诗句意思。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想象诗句之间含着的意思。利用插图,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根底上表达两首诗的意思,深化理解。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要求,布置预习。1。按拼音读准生字音后,朗读课文。2。把每句诗句划分成词或词语,联系整首诗初步理解词或词语的意思。3。不理解的字词,联系诗句查字典取义。二、简介时代背景,解题导入新课。我们开始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是?古风?,这是唐代诗人李绅作的。古风,即古体诗,这里的风和“风雨〞的风不是一回事,不要把风当作风雨的风。另一首诗是?蚕妇?,作者是宋代诗人张俞。蚕妇是指养蚕的妇女。两首诗虽然写作的时间不同,一首是唐代,一首是宋代,但是都是处在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剥削者拼命地压榨和剥削广阔人民,致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那时有不少诗人写出了大量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我们要学的就是其中两首。学这两首诗,要认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节课先学习?古风?。〔板书:课题、作者〕三、检查预习,教给学习方法。1。齐读?古风?,教师注意正音。2。介绍学习方法。〔1〕学习古诗要初步做到三点:先把诗句划分成词或词语,联系诗句理解词或词语的意思。再把词的意思连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把诗句连起来理解整首诗的意思。〔2〕请一个同学说说学习古诗要做到哪三点。3。检查预习,认识诗中的字或词语。〔1〕让学生说出自己怎么划分诗句的词或词语的。〔2〕统一划分,诗上用横线划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讲读诗句,理解意思。1。读前两句诗,理解关键词“粟〞、“子〞的意思。〔粟、小米。这里指粮种。子,子实。这里指粮食。〕2。明确“一粒〞、“万颗〞是虚指。3。用自己的话说前两句诗的意思。〔春天播种下种子,秋天收获许多粮食。〕4。设问:从春种到秋收,说说农民的辛勤耕种。5。读后两句诗,理解“闲田〞、“犹〞的意思。〔闲田,空闲的田地。“犹〞,还、仍旧。〕6。讲解“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周被海洋包围,“四海〞就指中国整个疆域。〕7。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句诗的意思。〔四海之内没有空闲的田地,可是辛勤耕种的农民还被饿死。〕8。说说整首诗的意思。9。教师小结:前两句写农民春种秋收,风调雨顺,遇上好年景。后两句写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粮食,可农民的遭遇却是悲惨的,按理该过上好日子,却反而被饿死。这是为什么?10。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农民辛勤耕种,收获很多粮食,到头来还会饥饿而死?〔是由于封建统治者、剥削者的剥削压迫造成的。〕五、看插图,读诗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1。看图〔右上:农民收获的情景。右下:农民乞讨。想象:农民饥饿而死的情景。〕2。读全诗,答复以下问题:“农
24 古诗二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