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脱贫摘帽工作汇报(六页)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强心。今年以来,成县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补齐脱贫短板和超越常规的举措落实“五个一批”的同时,以“孝老敬亲弘扬传统美德”主题实践活动和“倡孝道、除陋习、促文明”助力脱贫攻坚百日行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扶贫助推整县脱贫摘帽活动,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文明新风深入民心,提振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加速了整县脱贫摘帽的进程。
一、直面问题,对症下药开良方。
年初,通过“大排查、大走访”发现在成县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村和贫困户中普遍存在一些群众志气短缺、生活陋习严重、价值观不正等等精神匮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敬孝道之风亟待扭转。有些做儿女的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自己住在窗明几净的房屋中,却让家中的老人住在脏乱不堪的老旧房屋中;有些群众家中老人常年卧病在床却不送医诊治,还把老人单独分户出来,享受国家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把养老责任推给政府。
二是“等靠要”思想亟待破除。有些群众生性懒惰,不以贫穷为耻,反而以贫穷为荣,整天就想“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
三是“脏乱差”习惯亟待改变。有些群众生活陋习严重,家中新房已经盖好,新衣服新被褥都有,却仍然住在破旧的房屋中,身穿破衣烂衫,屋内屋外的环境脏乱不堪,整体精神状态很差。
四是不懂感恩的价值观亟需教育引导。有一些群众享受了党的政策却不懂感恩,不思回馈社会,反而处处刁难,事事与干部作对,认为党员干部就应该给他们捐钱捐物,当牛做马,等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次调研,多次会议讨论剖析问题产生的根,决定以开展“孝老敬亲弘扬传统美德”主题实践活动和“倡孝道、除陋习、促文明”助力脱贫攻坚百日行动为切入点,大力推行一系列精神扶贫行动。
二、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抓落实。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步伐,在全县范围内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赶超、相互监督的强大合力,真正将“孝老敬亲”和“倡孝道、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落到实处。
一是抓先进树典型。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好儿女”等各具特色的评选表彰活动,县级表彰“孝老敬亲”方面先进对象90余人,乡级表彰“孝老敬亲”方面先进对象300余人。同时,组织群众对获奖家庭进行观摩,以身边人,身边事感化左邻右舍,形成互相学习,互帮互助的文明乡风。
二是抓后进促提升。为了惩处反面典型,形成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对存在的不尽赡养义务、打骂父母,虐待老人等现象及时入户进行疏导和批评教育;___村和__村率先建立诚信黑,将不赡养老人的群众纳入黑,并向社会公开,以后将不能享受产业扶持、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对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人和事,将要运用法律的武器,对他们进行处置。
三是村规民约扬新风。依照法律法规,结合各村实际以及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召开村民代表会,动员群众参与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能做。同时,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容易的了解新时代村规民约带给乡村的全新风貌,精心创作了“成县村规民约七字歌”,引导帮助更多的群众更新生活理念、加强自我管理、革除陈规陋习,共树文明新风。
四是文艺表演激活力。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组织文化演出队深入乡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90余次,观看
乡镇脱贫摘帽工作汇报(六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