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口诀在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中的运用2.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口诀在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中的运用2.doc物理“口诀”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的运用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毕文龙 528437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将知识、题型与方法系统化,缺少 归纳、整理和反思。不少人盲目地大量做题,但收效甚微。
高三物理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在对知识深化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只有培养了思维能力, 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思维能力,分为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求同思维,就是要能举三归一、不断归类,用一类的知识、方法与题型对很多题目进行 概括,透过看似不同的问题找到相同的本质,把握相同的规律。
求异思维,就是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即变换角度、 变换情境进行多维的发散性思考。
能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是高三复习效率高低的 关键。
在理解规律的基础上,将一些物理规律、结论进行提炼,形成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诀”, 既能方便理解,也能突破重点、训练思维。本文将一些经常运用的重要“口诀”加以整理, 与读者分享。
一、力学口诀
1、 受力分析12字口诀——“选对象、力分析、建坐标、列方程。”
适用:平衡问题、牛顿定律应用问题、圆周运动力学问题、类平抛问题、力电综合问题。
说明:
(1) “选对象”即选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是整体(系统)也可是个体(隔离体)。 一般整体各部分一起运动、加速度相同时,才可选整体为对象,此时不分析内力(相互作用 力)。
(2) “力分析”要按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先弹力后摩擦力)的 顺序进行。注意:①方向与电性有关的力(qE、qvB);②与速度大小与方向有关的力(F=P/v、 qvB);③弹力的有无与方向(弹力是被动力,有时需讨论)。
(3) “建坐标”即建立直角坐标系,以便对力进行正交分解。建坐标的原则是以加速度 a的方向为x轴,以垂直a的方向为y轴。平衡问题以少分解力为建坐标原则;圆周运动问 题往往在径向与切向建坐标;特殊情况下可建坐标分解加速度。
(4) “列方程”时一般列出三个方程,即x方向的F=ma (含向心加速度,a=0); y方向 的平衡方程;力的关系方程f=uNo三个方程涵盖了平衡问题、动力学、向心力等所有问题 的处理方法。
2、 连接体问题口诀1——“整体法求加速度、隔离法求相互作用力”
说明:如图1示例,若要求物体间的弹力或绳的拉力,则要先对整体分析,再隔离某个 物体研究。有时也需先用隔离法求出某个物体的加速度,再用整体法求合外力。
图1
3、连接体问题口诀2——“相对滑动条件:加速度不等,一大一小。”
说明:
如图2,要将M从m下面抽出来的条件是:M的加速度大于m的 加速度,而m的加速度由滑动摩擦力产生,存在最大值11 g。
若分曷,一定要彻底隔曷M、nio
地面光滑或粗糙,或将F作用于m,上述口诀中的条件是一样的。
4、圆周运动最高点临界速度口 一 “绳、轨模型根号gR,杆、管模型V为0."
说明:
图5
(1) 如图3与图4, “绳”连的物体与轨道内侧的物体恰好通过
顶点:则拉力或压力为0,重力作为最小的向心力,最小速度
(2) 杆能产生沿杆方向的拉力或支持力(被压时),也可产生横 向及任意方向的力。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由运动情况决定。
如图5 (a)小球在最

口诀在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中的运用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114 KB
  • 时间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