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信息必须关注呢? 有哪些信息必须关注呢? 一、标题和作者: ??如: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如: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唐唐柳宗元柳宗元] ] ??如:送魏二如:送魏二[ [唐唐王昌龄王昌龄] ] 1、标题中透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 2、关键字常是题眼如《题李凝幽居》中的“幽”,王昌龄《闺怨》中的“怨”??3 3、标题还可以看出诗歌题材类别和情感趋向、标题还可以看出诗歌题材类别和情感趋向如: 如: 陆游陆游《《书愤书愤》》————建功立业,保国戍边。建功立业,保国戍边。王维王维《《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寄情山水,向往自然。寄情山水,向往自然。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 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等),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词) 所属的类型,就可快速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作者: 作者: 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杜甫、苏轼、李白、王维、陆游杜甫、苏轼、李白、王维、陆游………… 1 1、看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注解。、看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注解。 2 2、看对字词句的注解。、看对字词句的注解。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高考真题)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 “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二、注释: 注解对解题一定有参考价值(但不能生搬硬套) ??【【答案参考答案参考】】??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苦。??““最苦无山遮望眼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2011 2011 年广一模年广一模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 7分) 分) 浪淘沙浪淘沙夜雨夜雨梁寅梁寅①①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愁如百草雨中生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花发恐飘零, 花发恐飘零, 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也,同听啼莺。【【注注】】①①梁寅( 梁寅( 1309-1390 1309-1390 ),字孟敬,新喻),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人, (今江西省新余县)人, 元末明初学者元末明初学者。。( (1 1) )词中主人公为何而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愁””? ?““彩霞彩霞”“”“红红日日”“”“啼莺啼莺””这组意象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 ? ( (3 3分分??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①①为为““花发恐飘零花发恐飘零””而愁(或为而愁(或为““在家翻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似客,好梦先惊””而愁)。而愁)。②②表达了表达了““豁达豁达””、、““愉悦愉悦””的心境。的心境。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3 3分。分。““为何而愁为何而愁””1 1分, 分, ““心境心境””2 2分) 分) 补充细则: 补充细则: ““心境心境””这一问,如答这一问,如答““用了反衬手法, 用了反衬手法, 表达了作者愁苦、孤独、寂寥的心境表达了作者愁苦、孤独、寂寥的心境””,亦可得,亦可得 2 2分分有同学这样回答: 诗人因国破家亡(因为有人看到注解“元末明初诗人”而产生联想),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而愁。(0分) 鉴湖泛舟天台顶峰岩泉龙吟病因分析: 无论是一首表现什么内容和感情的诗,也无论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都先从政治角度切入,绞尽脑汁地去从字缝里发掘诗的所谓政治意义。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国破家亡”这些词随意套写,凭着自己的想象随意作答。
诗歌答题技巧捕捉信息,准确答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