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5篇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
《我不能失信》是我们进入三年级的第二篇略读课文,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又引导学生重新回顾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尽量让学生能够在自主读书的基础上,能读懂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时针对这节课问题的设计比较好。本文的故事内容比较受学生的喜欢,也非常容易理解。在初读感知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小问题:
1、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接下来,我让学生进一步默读课文,加深理解: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不去?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在学生充分阅读,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大多能够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又给学生创设情境:“如果你是宋庆龄,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后在阅读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倾听学生的学也会逐步提高。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2
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我主要是鼓励学生运用默读、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他们在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并让学生进行表演,从学生的表演中,引导学生思考: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她父母是怎么劝说的?她又是怎么说的?然后再针对“庆龄这样做对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辩论,又给学生创设情境:“如果你是宋庆龄,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学生在思维火花不断的碰撞中感悟体会诚实守信的可贵之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学起来引起很大的共鸣。我也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就势展开“我的诚信故事”这一练笔。结果,学生基本上都能抓住自己身上的故事展开来写,效果令人满意。
教育,不只是只教教材,更要用教材教做人!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3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选择执教这篇课文,一是自己深受伟人宋庆龄诚实守信所感动,二是基于现在有些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想以伟人事迹感染他们,让其养成良好品德。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师徒三度磨课活动,在活动中我受益匪浅,通过自己揣摩文本、设计教案 、备课磨课,分别于9月20日、26日、28日进行了试教,现将反思如下:
第一次试教完,自我感觉不是很好,存在的问题很多,比如:时间分配不合理,重点语段引导不到位等,唯一觉得成功的地方在于初读感知阶段的字词学习和课文主要内容把握部分,学生反应积极、效果良好。不足之处很多,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化理解文本,比如朗读指导片段:
片段一:提问: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为什么?
(出示)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能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反思:
虽然出示了所有内容,但却忽视了前两句的引导,没有进行充分的朗读,也不知如何引导学生读好它,就匆匆忙忙进入下一句子的学习。另外,对爸爸、妈妈和庆铃之间对话进行大范围分角色朗读,由于自己要求未讲清,且对学生学情了解不深,造成朗读混乱局面,很是遗憾。课后,经过师父的细心指点,终于优化了教学设计如下:
片段二:提问:?从哪里看出来想去?
(出示)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望着能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朗读指导:你从哪几个词中看出她非常想去?你能读出她的这种盼望吗?
?
(出示)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你觉得这只鸽子怎么样?(漂亮、可爱)你能读出它的可爱、漂亮吗?
《我不能失信》教学反思1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