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 Heze University 题目论中国古代佛教的建筑文化姓名吕国正学号 2012154028 系别园林工程系专业艺术设计(景观设计方向) 指导老师彭国良 2014 年 12月 20日菏泽学院教务处制论中国古代佛教的建筑文化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也孕育了中国璀璨的建筑文化。中国的建筑从亭台楼阁,到大明宫殿,到寺庙楼宇,都是各成特色。都在世界的建筑史上留下了永恒的脚印。中国的宗教文化是悠长的,从宗教建筑就可以清楚的体会到宗教文化的内涵。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思想,似乎是想在整齐划一中规定出等级,所以,无论宫殿、官署、民宅,平面布局都是院落式,变化不大,而在大小、开间等方面显示森严的等级。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 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 “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 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历史上比较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寺庙有: 洛阳白马寺——始建于汉朝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官方最早营建的佛寺。寺院呈长方形,占地约 4万平方米。白马寺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及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因此,白马寺至今仍是许多国家佛教徒朝拜的圣地。五台山佛教建筑——山西省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上保存的古代佛教建筑多达 58 处,其中较著名的寺庙建筑包括建于唐朝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一座木结构寺庙建筑;佛光寺在建筑上荟萃了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寺内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被誉为“四绝”。恒山悬空寺——值得一提的还有山西省境内北岳恒山悬空寺,这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院,上靠危岩,下临深谷,造型独特,是极为罕见的建筑。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城南 公里处的金龙峡谷西侧绝壁的山腰上,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北魏时期,唐、金、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整个建筑面对恒山,背依翠屏,高楼仰止,是北岳恒山第一奇观。布达拉宫——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派,喇嘛教寺庙建筑的特点是佛殿大、经堂高,建筑多依山势而筑。位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是典型的喇嘛教寺庙建筑。始建于唐代的布达拉宫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整个宫殿建筑依山势叠砌,辉煌壮观,其建筑面积达 2 万多平方米,内有殿堂 20 多个,正殿供奉着珍贵的释迦牟尼 12 岁时等身镀金铜像。布达拉宫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在中国佛教古建筑中的佛殿,是以供奉巨大的佛菩萨圣像为主,殿内不是用
佛教建筑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