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我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周围,社会上贫困或不幸的人们。
2、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3、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培植学生的爱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照片,眼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同情他人的不幸
(一)感知自己的幸福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带了自己最满意的照片,谁愿意说说照片的故事和当时自己的感受。
2、指名回答,预设:
(1)我过生日时,亲戚朋友来庆祝。瞧,我幸福得像个小公主。
(2)周末,爸爸带我去武汉动物园玩,我真兴奋啦!
(3)去年暑假,爸爸妈妈接我去厦门玩,我看到了好多高楼呀!
(4)今年“五一”,爸妈想我,爷爷把我送到车上,爸妈去车站接我,这个人就是“我”(生上台指),我一个人乘车多自豪啊!
3、这些同学说得真好!他们当时的心情可用什么词来概括?
预设:高兴、快乐、幸福。
(二)体会他人的不幸
1、当你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你可曾知道——(播放课件)
师述:他们正遭遇特大洪水的灾害,他们的房屋倒塌了,家园损毁了,有的甚至生命被吞噬了,他们没有了校园,没有了书包,甚至没有了亲人,惊恐,害怕,无助的双眸望着远方。
你可曾知道——他们住在贫困山区,父母亲体弱多病,无钱上学,每天还要照顾父母亲的生活,他们拿着借来的旧书蹲在墙根边,望着小伙伴们上学去的身影,他们多么地羡慕然而又只能深深地叹息。
2、(定格画面“失学儿童”)画面中的这位小姑娘名叫苏明娟,你从她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中,读懂了什么?为什么她要喊出“我要读书”?
3、是啊,由于贫困他们上不起学,他们渴望读书,像这样的孩子还有许多许多,据中国儿童基金会调查发现,全国约有2亿名中小学,其中因家庭贫困不能上学的儿童,每年约有100万人。
4、这些孩子真令人同情,老师这儿还有一位令人心疼的孩子呢,我们来看看她怎么了?(播放课件)
(1)燕燕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他是什么心情?
(2)燕燕该怎么办呢?
5、像燕燕这样困境中的孩子,还有许多许多,但是有些人比他们更不幸——(播放课件)
师述:他们一生下来就被抛弃,他们流浪街头,从小缺少亲人的疼爱,家庭的温暖;他们一生下来就处在黑暗之中;他们一生在无声的世界中徘徊;他们从没响亮的说过一句话;他们没有走出过家门。
6、这样的人就生活在我们的社会大家庭中,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不寻常的生活。
(1)活动:学生扮演“盲人”和“哑巴”,两人一组,绕教室一周回到原地;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罩,“哑巴”不允许说话提示。
(2)交流感受 :今天在教室里走一圈跟平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最希望得到什么帮助?
7、是啊,可想而知,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是如此的艰辛,一个正常人轻而易举能办到的事,他们却要付出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和汗水。因此,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二、伸出援助之手
1、那么,这样一些处在困境或不幸的人,你打算怎么帮助他呢?
2、其实,生活中处处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伸出我的手[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