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表达技巧.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高考专题复习
1 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的一些知识
2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设题方法
3 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学习目标
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
3表现手法
4 构思技巧 (篇章结构)
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
01、比喻
02、拟人
03、对偶
04、用典
05、双关:谐音双关
06、夸张
07、借代
08、反问
09、设问
10、互文
11、 顶真 12、反语
修辞手法
景物描写的手法
1、直接与间接的角度
2、修辞角度
3、景物动静角度
4、表现手法角度
5、观察层次
6、调动感觉
正面与侧面
比喻、夸张、比拟等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或 以静写动)
衬托、对比、渲染、虚实结合、白描等
远近、俯仰、上下、高低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主要表达方式
细节描写:
白 描: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描写手法及角度 (随堂1+2:160页)
用极细腻的笔法,精细地描绘人或事.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
直接地描写人或事物
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或事物来写本体,使用权所描写的对象更鲜明突出。
描写人或事物处在行动变化之中的动态
描写人或事物处在相对静止的状态
描写(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俯—仰, 点—面,工笔—白描)
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2 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 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4 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 用典抒情
借景(物)抒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绘
来抒发主观情感。
触景生情: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
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
情的抒情方式。
寓情于景:诗人的情感与写景状物结合
在一起,将感情融汇在景物
中来抒发感情。
有关抒情的易混淆概念
【小练】区分下列诗句的抒情手法
1、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戴叔伦《三闾庙》 “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3、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表现手法
1、 衬托:正衬 / 烘托
2、反衬: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 以乐景衬哀情
3、虚实结合
4、对比 5、渲染 
6、联想想象
7、动静结合 明暗结合 点面结合
8、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
9、象征 10、用典

古诗表达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9
  • 文件大小752 KB
  • 时间2021-12-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