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班主任
鲁明东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用;并负有协助本校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正如此,班级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础组织,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工作的成败。“班不好带,学生难管”已成为眼下许多老师的口头禅。究其根源,一方面,由于信息载体的日益增多,学生获取知识已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师“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传统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在现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人格化”意识日益增强,孩子个性的发展提上了日常议程。班级群体已经不能仅靠管理者的陈旧和简单的方式而运转。再且,由于应试,升学教育的负面影响在学生用家长身上长期积淀,以及社会不良飞气的侵蚀和污染,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意志薄弱,胸无大志,不求上进,甚至破罐子破摔。
因此,如何有效地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如何增强师生感情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认真对待的问题。在十几年的班级工作中,我认为应从下列五个方面入手。
一,德育是教育中永恒的首位, 教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教师之天职在于教书育人,要教育学生有道德,要理想,要社会责任感和探索进取精神,逐步培养,形成其良好的道德,生活,学习习惯与品质,它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为重要。“身教重于言教”,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师徒和教师的人格力量不可忽视。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时时记着:教育者力求发高尚的品德感染人,顽强的毅力启迪人,崇高的精神鼓舞人。以德示人,以德育人。在注重德育培养时应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多看学生的长处。特别对于那些一时原因而造成学习和品德暂时有障碍的学生。由于各种因素,他们在班上好表现,跳皮捣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去面对,去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
二,要以真情感动学生,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长处。
班级群体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们不是机器。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一个丰富的世界,要求教师必须有耐心,细致地研读。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何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融恰师生关系,促进双方情感交流,是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我常常循循善诱,以师生之情构筑教书育人的桥梁。教师的脸谱不应该是一幅冷峻的面具,而是自信,生动,亲切,并是传递关怀,爱心的使者。教师要用心去认识,理解,关爱学生,做到一言一行总关情。即要让学生感到你的严格,又要感到你为师的和蔼可亲。老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影响学生,关爱学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深处”。
三,以理服
我当班主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