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应急疏散演练记录康乐协和医院填表说明一、本表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 61 号令)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的要求制作; 二、消防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由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 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必须符合实际,科学制定。当场所、人员发生变化时,应重新修订预案。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半年、其他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灭火、应急疏散演练,确保员工熟练掌握灭火、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和逃生自救的方法; 五、本表放置于消防安全管理档案内; 六、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检查时,应主动出示本记录表。消防应急组织结构图( 2011 年 10月1日—— 2012 年 10月1日) 消防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姓名: 刘志华职务: 院长灭火行动组成员负责人:梁绍飞( 名单见下表) 成员姓名: 刘解放职务: 外科主任姓名: 梁绍飞职务: 外科主任姓名: 卢建学职务: 检验主任通讯联络组成员负责人:张明娇( 名单见下表) 安全救护组成员负责人:张维合( 名单见下表) 机动组成员负责人:席文军( 名单见下表) 副总指挥:席文学疏散引导组成员负责人:田兰芳( 名单见下表) 时段 2011 年 10月1日—— 2012 年 10月1日组织机构成员名单灭火行动组梁绍飞、唐志彤、马梅花、赵志慧、高小慧、王淑荣通讯联络组张明娇疏散引导组田兰芳、马小丽、马玲安全防护救护组张璐瑶、马麟凤、余秀雯、魏红艳、张维合、肖平机动组席文军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为加强我康乐协和医院( 单位名称) 的消防安全工作, 提高单位职工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处置能力,维护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 61 号令), 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定本预案。 1、指导思想严格执行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每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参与消防工作。发生紧急情况时,每名员工都能处事不惊,有条不紊地开展报警、灭火和疏散等工作,各负其责、各尽其责, 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灾、疏散人员, 权利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 2 、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1 )组织机构: 康乐协和医院(单位或部位) 成立消防应急指挥部, 下设灭火、通讯、疏散、救护四个职能部门(组织结构及名单见上图) ( 2 )主要职责①消防应急指挥部: 平时指导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 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将火灾扑灭在初期阶段;协调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各项灭火救援行动;协调配合公安消防机关消防机构做好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其他有关工作; ②灭火行动组: 根据火场情况, 熟练应用各类灭火器材和工具, 正确实施灭火工作。③通讯联络组:及时实施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细则,迅速报告“ 119 ”接警中心,及时反映情况,并派人接车。开启广播,告知火灾信息;进行通讯联络并及时反馈信息,传达上级命令,了解火场的消息,上传下达,保证通讯畅通有序。④疏散引导组: 负责组织火灾区域的人员从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迅速撤离火场。⑤安全防护救护组: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并对火场中出现的各种需求及时解决。⑥机动组:根据灭火、通讯、疏散等各组工作进展情况,提供相应保障, 或适时增援。 3、灭火战斗力量形成流程(灭火救援基本处置程序) (1 )灭火第一战斗力量的形成: 1 任何人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并呼喊附近员工参与灭火救援。②火灾现场或附近区域的工作人员听到呼叫后应立即赶到失火地点,自发组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哪里发生火灾,就在哪里形成第一战斗力量,开展初期火灾的报警、扑救和人员疏散。具体任务要求是:第一发现火灾的员工就近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向单位消防控制中心和公安消防“ 119 ”报警; 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员工立即引导在场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距板式排烟口近的,启动机械排烟设施等。(2 )灭火第二战斗力量的形成: ①消防控制中心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按照《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处置。确认火警后,应立即通知本单位专兼职消防员向起火部位集结,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并拨打“ 119 ”电话报警,同时报告值班领导。(说明:当单位无消防控制中心时,应向单位内部保卫部门值班人员报告并展开行动,下同。) ②本单位专兼职消防员( 消防应急指挥部的灭火、通讯、疏散、救护等各个职能小组成员)接到火警通知后,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迅速向火场集结,到场后组成灭火第二战斗力量,接应第一战斗力量进行灭火、救援。第二战斗力量应听从消防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并按预案第 5、6、7 部分规定程序和要求实施灭火、救援。第一战斗力量应协助第二战
灭火、应急疏散演练记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