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杀菌剂的杀菌作用原理.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杀菌剂的杀菌作用原理
静菌作用:
在植物病害防治中使用杀菌剂,使菌类生命活动的某一过程受抑制,使其不能正常地进展代谢,当取消了杀菌剂或参加生理活性物质后,菌类又可恢复正常。
2
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的杀菌剂,如铜汞等制剂,主要是起杀菌作用的,它们可以破坏菌体的细胞构造,使菌体的蛋白质凝固,而这种反响是不可逆的。
有人把能够影响菌体内生物氧化的,抑制孢子萌发的认为是起杀菌作用的杀菌剂,而把能影响菌体内生物合成的,抑制菌丝生长的认为是起抑菌作用的杀菌剂,但是这两种作用不是能截然分开的。
3
有些杀菌剂在低浓度或短时间内可以抑制菌丝生长,但对孢子萌发不产生影响,这是只起了抑菌作用;但是当浓度高到某一值,作用时间长到某一时期,它就又可以抑制孢子的萌发了,成为起杀菌作用的药剂了。
例如,5ppm 的苯来特可抑制一些白粉病菌丝的生长,而高过500ppm 就可影响孢子萌发;
10ppm 的涕必灵可抑制黑霉菌的生长而对孢子萌发没有影响,但作用时间延长到1hr后那么会杀死孢子;
20ppm 地茂散不会抑制立枯病菌的呼吸作用,而8ppm 那么足以影响 DNA 的合成。
4

首先,由于菌体在受抑制的时间里会逐
渐老熟,失去萌发力,与此同时作物受药剂
的影响不大,可以正常地生长,避过感病,
免于发病。
第二,内吸杀菌剂大局部是起抑菌作用
的,这样为其能在实际上广泛应用提供了理
论依据,在病害防治上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
与优越性。
5
二、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杀菌剂一旦进入菌体之后,就进展一系列的代谢反响,其活性构造在其他因素的配合下,寻找作用点,以到达抑菌或杀菌的目的,这个过程称为作用机制。
6
〔一〕研究杀菌剂作用机制的意义
迄今为止杀菌剂的开展历史经历了三大阶段:

-1970年代初为有机化合物应用时期;
-今,是典型的内吸杀菌剂研制成功
并广泛应用的时期。
其作用机理也相继发生变化,逐步由多作用点向少作用点开展,即从较少选择性到较高的选择性开展。
7
为什么同一杀菌剂对某些菌类有效,而对其他菌类无效呢?为什么对同一菌体,很多杀菌剂对它有效呢?这就要从作用机制的理论来进展分析。
经研究证实,上述第一种情况是菌体之间的差异导致对同一杀菌剂有不同的反响;
在第二种情况下,不同杀菌剂对同一菌体虽有效,但各自作用点并不一样。
从理论上弄清活性构造所起作用的原理,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使用杀菌剂,有助于寻找,筛选更理想的杀菌剂,同时也推动了农药根底理论的不断深入开展。
8
〔二〕杀菌剂作用机理的类型
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区分,根据其作用部位〔或代谢环节〕是单一的,还是多个的,可以分为专化性〔单作用点〕和多作用点两大类。
前者选择性强,但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后者选择性弱。
归纳起来,它的作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9
真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在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多种杀菌剂是通过对细胞壁、细胞膜等构造的破坏而到达杀菌目的的。
〔1〕破坏菌体的细胞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目前应用的杀菌剂主要是阻碍菌体细胞壁的形成。细胞
壁形成受阻的中毒病症是真菌孢子芽管粗糙,末端膨大或扭曲变形,菌丝过度分枝;细菌的中毒表现为原生质裸露,继而瓦解。
〔如糖酶〕的活性
10

杀菌剂的杀菌作用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1-12-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