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心理咨询的联系与区别心理咨询过程与原则小明有偷拿他人东西的恶习,别人的新鲜东西,他想方设法搞到手,否则心里难受极了。他的心理老师找他谈了多次话, 他也信誓旦旦地表白许多次, 一定要改, 可是一遇到具体情况, 就控制不住自己, 老毛病又犯了。他的心理老师很苦恼: 为什么心理咨询对小明不起作用呢? 学校心理咨询不同于日常的谈话和一般的说教, 不是一个教育过程, 而是以心理咨询的理论, 用特定方式与来访者建立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促使来访的学生自助的过程。古人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 学校的心理老师要掌握心理咨询的流派和技术特征, 了解每种理论流派的适用性。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心理咨询自诞生之日发展到今天, 形成了不少的心理咨询理论派别。这里我们只和老师们分享下面四种理论的方法和技术。在此之前, 我们先了解有关心理咨询的一般常识。一、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与原则(一)学校心理咨询的含义 1 .什么是学校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指学校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 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问题给予直接或者间接的指导和帮助, 并对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精神疾患进行诊断、矫正的过程。从定义中,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 学校心理咨询是面向普通中小学、大学在校学生, 不包括那些各级各类成人高校的学生。咨询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情绪、人际交往和择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对少数心理存在偏差的学生进行矫正。 2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在与患者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通过语言、表情、姿态、行为及其他环境因素的作用, 使患者的情绪、人格或行为发生变化, 减轻或消除导致患者痛苦的心理因素和由此而引起的躯体症状, 促进患者心理康复的过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既有之处相同,又有区别。其相同之处表现在: 二者采用的媒介基本相同,即都是言语、表情、姿态与各种环境因素; 二者都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 二者依据的理论和方法是基本一致的; 二者的目的基本相同——促进患者(来访者)心理健康。二者的区别表现为: 二者服务的对象不同,一个是存在某种心理问题需要帮助的正常人; 一个是有明显心理障碍或行为异常的的患者。二者的工作情境不同, 一个是在非医疗情境下, 具有教育性指导性,一个是在医疗情境中,具有治疗性; 二者称谓不同,前者被称为咨询员,后者被称为心理治疗师或者心理医生。 3 .心理咨询的几个不等式心理咨询不等于思想工作。心理咨询不等于安慰他人。心理咨询不等于一般谈话。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及技巧运用于教育机构和相关设施中, 致力于改善学习环境和条件, 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通过与学生及其家长以及学校和社区的互动, 协助预防和解决学生问题,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构筑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 引导学生寻求个别化和生活化的教育, 建立社会化人格,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与未来生活的一种专业服务。[ 导读] 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有哪些? 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全体学生( 包括心智不全、肢体残缺、情绪障碍和有行为偏差的学生) 、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和有关部门( 如教育部
社工义工的区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