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WPS VS 微软 OFFICE 一、金山的衰落 1988 年到 1996 年之间,“ WPS 就是电脑的代名词”, WPS 在国内办公软件的市场份额曾高达 90% 以上。“因为 WPS ,才让微软在中国乃至世界办公软件市场不敢掉以轻心;因为 WPS ,让全世界了解到在中国还有一家公司能够和微软抗衡。”国内软件界人士评价说。 WPS , 1988 年诞生自一个叫求伯君的 24 岁年轻人之手。而这个产品也成就了这个年轻人,不仅使他成为国内软件业的元老级人物,还令他以此为基础扬名立万、发家致富。“求伯君用一台 386 电脑撰写了 ,当时他的肝病发作三次。”金山的资深员工透露当年的程序设计员求伯君如此清贫、勤奋和辛苦。所以,当后来的老板求伯君从 1998 年起开始学习飞机驾驶等奢侈级的业余爱好, 并在将金山经营管理大权交给雷军之后开始自己长达近 10 年的“玩乐年华”时,金山的上上下下几乎都认为“应该的,应该的”。“ 1989 年,求伯君研发的 10 万行代码的 WPS 面世,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 90% 。”金山市场部人士回忆说, “而当时既没有广告,也没有什么评奖。”随着 WPS 风靡全国, 求伯君和 WPS 一夜成名。“当年在中国, WPS 几乎就是电脑的代名词, 横扫中国办公软件市场。”回忆起昔日辉煌, 金山相关人士不禁感慨,“ 1992 年到 199 4 年,金山和 WPS 如日中天。”据介绍, 当年每套 WPS 的批发价是 2200 元, 年销售量为 3 万多套, 年销售额超过 660 0 万元。这对于当时的个人创业型企业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时的求伯君和金山成了很多有志青年的楷模和目标。如金山前总裁雷军就透露说, 1992 年之所以加盟金山, 就是因为“求伯君是当时程序员的偶像”, 自己想成为“求伯君第二”。他当年亲手写的金山招聘广告词就是“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现在年龄在 40 岁以上的中年人,属于中得,上世纪 90 年代前后,国内最流行的新事物之一就是“电脑学习班”。几乎每一个接触电脑的人都必须先学这几样东西: DOS 命令、文字处理 WPS 、王码五笔、 Windows 等, 大街小巷的打字社, 基本都用 WPS 排版, 高等学府的电脑课程讲授的是 WPS , 书店里的电脑类书架上也是形形色色的 WPS 使用手册和指南。“当年人们印象中的电脑办公自动化, 就是 WPS+ 五笔字型。”身为第一代电脑使用者的一位政府官员对《中者回忆说。但是对于为何后来不用、何时开始不用等问题,该人士一脸茫然: “是啊,为何后来就不用了呢, 是不是 WP S 没有了?还是技术落后了?只记得后来大家都开始用微软 Offic e了。”微软“入侵”, WPS 几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996 年, 初到中国的微软主动找到金山, 双方签署了一份后来被雷军认为是“我们上了微软的当”的“一纸协议”,结果是, WPS 的用户“潜移默化”地转到了微软门下。 1996 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对于金山, 这是悲伤的一年, WPS 告别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与微软的竞争“输得一塌糊涂”; 对于微软, 则是“拿下”中国市场的标志性年份。也是在这一年,双方真正结下“梁子”。当时的大背景是
金山WPS VS微软OFFICE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