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原理及应用培训
沈阳博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
质量控制
五、质量控制的工具——QC七种工具
(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pareto图)
1、起源: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 20%占80% 给出一个图,把事物按其对结果的重要程度从左到右按顺序排列,结果累计值达80%为A类,80% ~ 90%为B类,其余的为C类。针对各种问题按原因或状况分类,按数据从大到小排列而做出的累计柱状图。
2、原则:关键的少数和关键的多数,或少数关键,多数次要。
2
五、质量控制的工具——QC七种工具
(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pareto图或柏拉图)
3、图形构成: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将ABC分类法引入,改成排列图。
横坐标:表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或项目,按其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向右排列。
左纵坐标:频数(如件数、吨数、工时、吨位等)。
右纵坐标:频数(以百分比表示)
直方块:高度表示其影响程度的大小。
折线:各影响因素的累计百分数,从左向右逐步上升,这条曲线称巴雷特曲线。
22
19
17
12
6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个
不平行
压偏
压反
尺寸超差
角度超差
其他
质量控制
3
五、质量控制的工具——QC七种工具
(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pareto图)
例:依据表中所列资料,试画出排列图,并指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质量的原因
不良品数
压偏
19
不平行
22
压反
17
尺寸超差
12
角度超差
6
其他
5
合计
81
影响质量的原因
不良品数
不良品率
累积
百分比
不平行
22
压偏
19
压反
17
尺寸超差
12
角度超差
6
其他
5
100
质量控制
4
五、质量控制的工具——QC七种工具
(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pareto图)
22
19
17
12
6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个
不平行
压偏
压反
尺寸超差
角度超差
其他
影响质量的原因
不良品数
不良品率
累积百分比
不平行
22
压偏
19
压反
17
尺寸超差
12
角度超差
6
其他
5
100
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不平行、压偏、压反
质量控制
5
5、注意事项:
(1)主要因素只能有一、二个,最多不能超过三个,否则不能成为主要矛盾,要重新分类。
(2)如果次要因素太多,可将他们归为“其它”
(3)采取措施后,应画出新排列图,以检查效果。
(4)合理选择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同,主次因素的排列顺序不同,为了更好的反映问题的实质,应选择适宜的计量单位。
4、用途:(1)找出相关改进因素,进行改进。
(2)对照改进前后排列图,研究各个项目因素的变化。
五、质量控制的工具——QC七种工具
(一)排列图(巴雷特图或pareto图)
质量控制
6
五、质量控制的工具——QC七种工具
(二)因果图(树枝图、鱼刺图、石川图)
1、起源:日本,石川馨提出的。
2、用途:整理和分析影响质量(结果)的各因素之间关系
因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非常多,也很复杂,概括起来有两种互为依存的关系:平行和因果
平行关系:处于同一层次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因果关系: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
3、图形构成:
特性
大
中
小
质量控制
7
五、质量控制的工具——QC七种工具
(二)因果图(树枝图、鱼刺图、石川图)
4、做法:从产生问题的结果出发,首先找出影响问题的大原因,再找初中、小原因,直到能够采取措施为止。这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5、注意事项
(1)主干线的箭头指向右方。
(2)大原因分支与主干线之间的夹角为60 ~ 75度为好。
(3)绘制因果图的直接目的是找出关键因素。
(4)找出关键因素用方框括起来,作为改进重点,且该原因应该是具体的,以便能采取措施。
(5)对关键因素采
abj_0522_生产品质管理资料--SPC原理及应用培训(PPT 50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