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大小指头教案
小班教案《大拇哥》
成都市第二十二幼儿园徐青
活动目标:
.通过手指游戏理解传统民间儿歌的内容
.体验用手指表演儿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大拇哥》
.手指玩偶。
活动过程:
、玩手指游戏熟悉各手指的名称
师:“今天,老师请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认识他们
吗? ”老师出示戴了指偶娃娃的手。“原来他们是手指宝宝
老师扮演手指宝宝和小朋友问好,“你们想认识我们这个大家庭吗? ”
师:“我是大拇哥,我长得矮矮的、胖胖的,我在家里是大哥哥,我还有四个 弟弟妹妹,你们想认识吗?我旁边的是我二弟叫二拇弟,小朋友们,你们好!”
(老师走在幼儿中间去,互动式的和他们打招呼。)站在中间,个子最高的是三姐 姐;站在三姐姐和小妞妞之间,不高也不矮的是四小弟;个子最小,又矮又瘦,站 在最后面的是小妞 妞。(老师每介绍一个手指时,引导幼儿向手指宝宝向问好,一 方面是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一方面也是幼儿认识手指宝宝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我们这个大家庭了吗? ” 老师引导
幼儿说出每个手指的名称。
师:“手指宝宝们说呀,他们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将其中一个 手指宝宝藏起来,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是谁藏起了,好不好呀? ” (在游戏中引导 幼儿正确说出手指宝宝的名字)。
二、学习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接下来呀,我们的大家庭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
首好听的儿歌。想不想听? ”
老师配合动作,弓I出儿歌内容: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
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师:“好听吗?那我邀请小朋友们的手指大家庭,我们一起来念
儿歌吧!来,伸出你们的小手。”(老师带领)
幼儿自己表演儿歌。
三、幼儿表演儿歌。
请幼儿和自己的同伴,两人一组,相互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伴到前面来表演? ”幼儿表演后,老师及时给与评价 与鼓励。
学习经验延伸:
语言区:将手指玩偶投放到语言活动区,幼儿与同伴边玩边念儿 歌。
日常活动:可作为准备活动、餐前活动的手指游戏。
《我的的小手》教案
一、活动:
小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 趣。然而,幼 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此活动 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并萌 发保护小手的意识。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上 有五根手 指。
2)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掌握五根手指的名称
(3)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初步掌握保护手的方法。 三、活
动准备:
1、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这一特征,为了巩固幼儿对手的认识,我为幼儿准
备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手指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印象;
2、为避免空洞的说教还准备了手套、护手霜等物品。
四、活动过程:
(-) 开始部分
师: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做游戏。游戏:听我说,跟我做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放下来。小手 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前伸。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后伸。小手拍一拍, 我把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
(二)基本部分
1、知道人有两只手,两只手的大小一样,也叫一双手
(1)师:刚才啊我们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戏,那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 自己的小手,数一数你有几只手?
老师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有几只手(两只手),
(2)知道两只手也叫一双手
师:小朋友都有两只手,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的?你 是怎样比 的?(请幼儿自己先探索方法,再教给幼儿比的方法,将手掌合起来,手指对手 指)小结:小朋友都有两只手。两只手是一样 大的,所以它又有另外的名字叫一 双手。
(3)举手游戏:老师说“一只手”、“两只手” “一双手”请幼 儿举手。
2、数一数,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从拇指开始,按次序进行,口手一致地 点数,数好后再换一只手数。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你数数自己的一只手上 有几根手指 小结:每只手上有五个手指。3、学习五根手指的名称。
1)师:我们的五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我们每个小朋友 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先请小朋友看一看,比一 比,你的五根手指长得是不是一样长?(让幼儿自由讲)找出你最长的手指,并把 它捏住。老师介绍:“这个手指长在中间,所以叫它中指。”老师伸出大、小拇 指,问幼儿:“哪个大,哪个小? ”(引导幼儿说出大拇指与小指)老师伸出一 个手指点东西,介绍:”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老师介绍:“还有一个手指没 有名字,我
小班大小指头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