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中美家庭教育的异同
期刊门户 - 中国期刊网 2009-6-15 来源 : 《新科教》 2009 年 03-04 月供稿文 / 高扬(抚顺市卫生学校英语教研室, 辽宁抚顺 , 11300
[ 导读 ]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是各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 , 尽在期刊图书馆
摘要: 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美两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但各有千秋。因此认识并借鉴先进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口素质具有长远的意义。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美; 传统; 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是各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
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邓小平曾说过: “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民族拥有着巨大的意义。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国家庭教育思想也逐渐传入我国,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的异同。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共同之处
1、重视道德品质的教育。 自古以来, 我国就流传着 “孟母三迁 ”、“岳母刺骨 ”、“孔融让梨 ”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家长从小就很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和培养孩子怎样做人。 在美国家庭道德教育中, 宗教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做任何事时, 要从心中的上帝的标准去评判, 就餐前要感谢上帝, 周末家庭的全体成员要去教堂做弥撒, 以永远保持心灵的净土, 这些也都体现了美国家庭对道德教育的重视。
2、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不同。这是由性别特点所决定的。在原始社会,男
性就负责外出狩猎, 抵御外来侵袭, 而女性则负责承担哺育喂养、 料理家中事务的责任。直至今天,在中美两国,母亲仍旧在家庭中扮演着主要抚养者的角色,
她们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及情感教育。 而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并为家庭生活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在孩子眼中也较威严。
3、 注重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阅读习惯。在中国的古代,父母从孩子很小时就引
导他们阅读四书五经等书。 到了现代,很多父母会为孩子选择 《十万个为什么》 、《少儿百科全书》等书籍来阅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美国,幼儿一定要听
一段故事才能入睡。 此外,中美的准父母们还会在孩子出生之前给胎儿朗读小故事作为胎教的一部分。这都体现了家长对于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视。
4、 重视自身的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和模仿对象。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要比上万句命令性的灌输有效得多。
二、 中美家庭教育的不同之处
1、 目的不同。家庭教育目的就是通过家庭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它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的区别在于 “成才 ”与“成人 ”,或者说 “望子成龙 ”和“望子成人 ”是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的本质区别。
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着眼于孩子读书有个好成绩,考入好的高等学府,将来
.
精品
中美家庭教育的异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