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史
姓名:左文娟
班级:品牌1031
学号:2010251022
指导老师:王兴伟
周代
商周时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 西周服饰的最大特点是等级上的系统化,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装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周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典章制度—礼制,受其制约形成了特定的服饰制度,即礼服制度,通常称为冠服制度,冕服制度形成于周代,并作为官服制度一直影响到后代。如礼服中的六冕、三弁、六服。(左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冕服,袍服,诸侯朝服)
1
2
3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在服饰上流行宽衣博带式,沿袭前面的上衣下裳式,男子上多着齐膝直裾。春秋时期还创深衣制,盛行于服装成熟的 战国,沿袭至服装繁荣的魏晋南北朝。它改革了西周以前的上衣下裳的形式,使上衣下裳连属在一起。战国还流行衣边沿锦,长衣下摆斜势绕身而下,腰束宽带的禅衣,即文献中所谓“曲裾谓之裙”,男女均服用。(左图依次为曲裾深衣,战袍,襦裙,曲裾袍服)
1
2
3
4
汉代
先秦时期的深衣,发展到汉代,成为曲裾袍。紧接着,,形式更为简洁的直裾袍开始替代曲裾袍,成为新的时代流行。在汉代,还出现了巾帻冠帽、 单 裙、 堕马髻、佩绶等服饰。另外,战袍也在此时开始普及。(左图依次为巾帻冠帽、曲裾袍、缠绕式深衣)
1
2
3
魏晋时期
这一时期老庄、佛道思想成为时尚,“魏晋风度”也表现在当时的服饰文化中。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此时出现了大袖宽衫、 杂裾垂髾服,在冠式上出现了漆纱笼冠;女性出现了“十字髻”、“盘桓髻”、“飞天髻”,以及假发。南北朝时期, 裤褶在汉族地区广为流行,裤口也越来越大, 为了行动方便,人们用1米左右的锦带将裤腿缚住,称为“ 缚裤” 。后来衣袖和裤口愈加宽大,时称“广袖褶衣”、“大口裤”。(左图依次为漆纱笼冠、杂裾垂髾服、大袖宽衫、裤褶)
1
2
3
4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另外,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
隋唐时期的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圆领袍、衫,上自皇帝下至杂役都可穿着,为当时的常服。在隋唐时期还出现了披帛、不同样式的襦裙、幂篱、帏帽、胡服、回鹃装等。(左图分别为薄纱大袖衫、披帛、幞头)
宋代
背子
圆领襕衫
皇帝朝服
皇后礼服
大袖衫,长裙穿戴
中单
辽、金、元
辽皇后服
元——团衫
金——瓦楞帽、辫线袄
辽——契丹服
元——故故冠、交领
元—“三搭头"
明代
背子
麒麟袍
乌纱帽
水田衣
比甲
清代
坎肩
马褂
领衣
马蹄袖
旗袍
木底弓鞋
花盆底鞋
中国服装史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