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UMBRELLA
药理学
期末复习总结
药理学期末复习(生物技术)
第一章 绪言
1、药理学 是研究药物在人体或者动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的作用、 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
2、药物与毒物之间仅存在着剂量的差别。
3、药物作用途径:进入体内, 吸收,分布 ,代谢 ,和药物作用位点结合 ,产生药效 ;在整个过程中不断被直接或者经由代谢而排出体外。
4、药效动力学 :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5、药代动力学 :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消除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1、药动学的研究内容:一是药物的体内过程,二是应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及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机体对药物处置的速率过程。
2、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 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 ,膜动转运 。
3、被动转运 :①简单扩散:脂溶扩散(最常见,最重要。影响因素有膜两侧浓度差、药物脂
溶性,药物解离度,药物所在环境 pH)、水溶扩散(又称膜孔扩散、水带)②易化扩散(需要载体或通道介导。)
4、主动转运:①原发性主动转运②继发性主动转运
5、膜动转运:胞饮、胞吐
6、药物的吸收是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7、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 (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给药途径(气雾吸入、腹腔注射、舌下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给药、皮肤给药吸收速率有效
到大)制剂因素。
8、首过效应 :又称首过消除,指的是有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者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导致进入体内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9、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后分子量增加,不易通过生
物膜, 因此不能发挥药理作用; 游离的药和结合蛋白的药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 结合蛋白除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以总药物浓度, 就是血浆蛋白结合率。这种结合是有饱和度的,如果结合达到饱和后, 再继
续加入药物, 游离的药物迅速增加, 可能发生中毒反应。 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血药结合的竞争
性抑制现象。疾病对血浆蛋白结合也有影响, 如慢性肾炎、肝硬化,等血液中的血浆蛋白下降,从而使游离的药物过多,容易发生中毒,临床应该对这种情况进行剂量上的调整。
10、血脑屏障 :指的是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外液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它们对药物的通过有重要的屏障作用;能阻止许多大分子、
水溶性或者解离型药物进入脑组织, 但是脂溶性较高的药物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穿过血脑屏障。
11、胎盘屏障
12、血眼屏障:血液与视网膜、血液与房水、血液与玻璃体屏障的总称。
13、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 肝、肾、脑、肺等血流量高的器官, 药物分布快且含量较多,而皮肤、肌肉等血流量低的器官,药物分布慢而且含量少。
14、药物代谢 :
代谢方式和步骤:Ⅰ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Ⅱ相反应(结合反应)
代谢的部位及催化酶: 主要部位是肝, 肝外组织也能不同程度地代谢某些药物。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必须由酶的催化;这些酶分为两类:专一性酶、非专一性酶。
15、药物的消除 :指的是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消除器官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消除是药物最后
彻底排除的过程,肾脏是最主要的消除器官;此外还有肺、胆汁、乳腺、汗腺、唾液腺、泪腺、头发、皮肤等。
16、肾消除:有三种方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和肾小管被动重吸收。
17、肾清除率 =(尿中药物浓度×每分钟尿量)÷血浆药物浓度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18、药物清除率

=(

1-FR)×(滤过率

+分泌率);其中

FR 是重吸收比例分数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19、肝肠循环 :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可以从粪

药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可爱小熙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