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
. 文档.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
3 胡剑峰  指导教师 游艳华
【摘要】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社会的未来主人翁,他的安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康开展和稳定。但是,就目前来看,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尽管在我国现代有关犯罪的法律法条中还没有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特定称谓,但作为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局部个体因其某些已构成"犯罪"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及青少年犯罪率的居高不下的现状,青少年犯罪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预防 对策
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危险〞的年龄时期,思想单纯,识别能力低,经不起诱惑,容易被社会环境污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犯罪日见增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同时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埋下巨大的隐患,如何预防并进一步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困难漫长的渐进过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一、青少年犯罪特点
. . -.
. 文档.
〔一〕青少年犯罪低龄化新趋势加强
2021年11月21日,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路琦在“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犯罪论坛〞上介绍,在发生犯罪行为未成年人中,14~16岁年龄段所佔比重在逐年提升,至2021年已突破50%,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系教授玫瑾表示,,13~14岁那么为不良行为发生高频区。
〔二〕青少年犯罪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开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
〔三〕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路琦在“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犯罪论坛〞上透露,根据最新调查,未成年人犯罪中,%为共同犯罪。
这是由青少年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强等特点所决定的。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害怕心理,总感觉一个人作案势单力薄,所以就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气氛〞,一轰而上,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合作。据报道,2002年10月9日,省市警方破获一起在校学生绑架杀害同学案件,抓获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swng35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