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本》中的色彩叙事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本文分析了《山本》中的色彩叙事,研究色彩进入作品叙事的路径,揭示了文本中黑、白、彩三种颜色的象征意味。
关键词:《山本》 色彩叙事
色彩是艺术作品的一大语言因素,人类可以通过心理上的联觉作用把色彩带来的视觉刺激转换为人类机体的其他感觉形式,从而感受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情绪。然而文学作品中的色彩描写并不能将色彩直接诉诸视觉,而是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所以色彩是通过想象进入文学文本的。
与绘画作品中对色彩的处理形式相同,文学作品中色彩的运用亦可分为两类,一是写实用法,即对文本中的环境进行较为客观的描写,使之尽可能贴近现实生活;二是象征用法,即是作者通过对客观色彩的视觉纯化,通过对现实生活中色彩的取舍,营构出作品的主色调,用色彩来表达某种观念或情感。毫无疑问,《山本》中的色彩描写是属于后者。横亘数千里的秦岭山区草木繁多,应为一色彩斑斓的世界,然而作者独独选取黑色来作为作品的主色调,“树皮也是黑的……猪狗是黑的,鸡也是乌鸡,乌到骨头里都是黑”,连衣服裤袜也都着以黑的色彩。这一反常的环境色彩描写让我们不得不认为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目的不是再现涡镇奇异的风景,而是在以大面积的黑色块强化读者的心理感受的同时,引导读者主动探求黑色调背后隐藏的象征意义。
“黑”是《山本》的基础色调,也是涡镇的本色,是融进了涡镇一草一木灵魂中的神秘色彩。与现代文化中不祥的寓意不同,小说中的“黑”与远古时期的寓意相似,象征着混沌与静穆。黑色的基调是涡镇天然生就的。黑色的水土滋养着涡镇人,涡镇人也因此对黑色情有独钟,他们把货栈的门板漆成了黑色,喜爱乌鸦那乌黑发亮的羽毛,甚至把黑色当成了涡镇的保护色,比如井宗秀无意间听到陈先生说“黑在五行中主水缘,能刮黑风是上天赐予的吉兆么”,便把军服的样式定为了黑衣黑裤,期望黑色的神秘力量能保佑渦镇预备团百战百胜,然而终究无法逃脱毁灭的命运。究竟是人造就了黑色,还是黑色成就了人?而这天人合一的气息也正是《山本》所弥漫着的,正如贾平凹在后记中所说“(天窗)平日通风走烟,人死时神鬼要进来,灵魂要出去。在《山本》里,我是一腾出手就想打开这样的天窗。”
同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黑色的另一重含义还有加深了文本时间纵深感的作用。秦人尚黑的传统古已有之,作者选择黑色作为秦岭涡镇的主色调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作者以黑色唤起了读者对几千年秦岭文化的追溯,增加了作品的历史厚度感,在这个意义上看,色彩在这里具有了时间性。
与涡镇人的黑色基调形成对比的是陆菊人的彩和井宗秀的白,他们二人的色彩在乌压压的涡镇中总显得特别扎眼。一个是乌云中的彩虹,一个是黑河滩上的白龙,他们都不甘于沉寂,总想着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陆菊人不动声色地要来了纸坊沟的三分宝地,盼望着杨家会出一位官人,但当这块地被公公让给井宗秀埋葬父亲时,陆菊人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了年少有为的井宗秀身上,希望他不要辜负了这方宝地,井宗秀也由此愈加肯定自己,建预备团,
浅谈山本中的色彩叙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