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然辩证法课程讲稿(部分) 2005 年 9月一、自然辩证法课程介绍 1、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 2、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和内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哲学学科。它是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因而具有文理交叉或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特性。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通常称为“三大块”: 1,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 2,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 3,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除了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外,自然辩证法还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和科学分类问题,数学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人类科学思想的历史演变问题,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及发展问题,等等。三、本次讲课内容和时间安排 1、物质的自然观 2、演化的自然观 3、和谐的自然观 4、科学和科学认识 5、科学解释和科学理论 6、科学发现及其方法 7、关于科学真理的争论 8、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哲学问题每周 3学时, 11月 14日或 15日考试四、教学用书和要求张怡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年。要求: 1、课堂笔记作为平时成绩依据之一; 2、考试为开卷考试,共五题(基本上一个专题 1道题),每题 20分。二、历史上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如,自然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上帝创造的,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是有一定规律可 2 循的还是变化莫测的,规律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等等。对自然界的看法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限制:一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而是受到和生产力相应的科学水平的限制。在这两个因素之中,生产力因素是最基本的,因为对自然界的认识要通过科学来实现,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当然,有时也受到政治条件对自然观的影响,但主要还是生产力的水平。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古代,人们的活动圈相当狭小,接触的事物也相当有限, 对自然界的认识,往往局限在生活所及范围之内。在他们观察视线之内的是那些能提供食物的土壤、树木、河流以及能提供温暖和光亮的天空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等。他们面对自然灾害除了害怕和躲避外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他们对自然界十分敬畏,把自然界看成是对人类命运的主宰者。随着农业生产的出现和渐渐普遍化,文明开始产生。正如丹皮尔在他的《科学史》中所说:“文明首先在中国以及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河尼罗河几条大河的流域中,从蒙昧中诞生出来。”文明的诞生,农业的出现,促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关注天文、地理、水文等现象,并在一些哲人那里开始思考关于自然界的哲理性问题。如,泰勒斯的世界万物由水组成的说法,赫拉克利特的火是世界的本源,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等人的原子说,中国的元气说,中国的五行说关于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可以相互转化,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活火”,古希腊的阿那克西曼德猜测“人是由鱼变成的”等都代表了一种对自然界的看法,是人类最早的自然观。这样的自然观来自古人的猜测和思辨。在今天看,这些观点显然不正确,但与那些害怕自然界或用神话来解释自然界的观念相比较却有其合理的地方。例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认为, “原子”在大小和形状上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物质的不同特性是由于具有同一终极性质的质点在大小、形状、位置和运动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在石头和铁中,原子只能颤动或振动,而在空气或火中就能在较大距离中跳跃。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还认为,原子在无限的空间中向西面八方运动,互相冲击,引起了直线运动和转动,组成元素,开始形成无数世界。由此可见,在远古的文明中,在古希腊那里,已经开始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运动体的世界,这似乎与现代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这一观点很接近。但是在古希腊,运动是建立在活力或灵魂之上的。古希腊的“思想家把自然中心灵的存在当作自然界规则或秩序的源泉……他们设想,心灵在他所有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人类事务还是别的)中, 都是一个立法者,一个支配和调节的因素”。 17总之,我们可以认为,以古希腊思想家为代表的自然观,已经超出了文明之前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这种自然观, 把世界看成是由物质和灵魂两大块共同组成的,自然界不仅是活的,而且是有理智的。古希腊的自然观是建筑在直感、类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