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25350城市空间结构25350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二、城市土地利用
一、城市区位分析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四、中心地理论
(一)城市概况
概念
特点
(与乡村相比)
人口: 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产业:非农业产业活动
职能: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人口:产业:
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交通运输:信息交流:
比较高
相对发达
密集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一、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是由乡村演化而成
城市的分类:
职能:各级中心城市、商业、工业、
交通枢纽、旅游、边境口岸城市等
规模:小 中 大 特大 超级大城市
20万 50万 100万 1000万
阅读P26 “城市、镇和乡村”
(二)城市区位因素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2、什么是城市区位因素?
1、什么是区位因素?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
3、城市区位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区位
经济地理区位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区位理论
地形
河流
气候
资源
交通
政治
军事
宗教等
工农业基础
稳定
随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 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变化
一〉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湖泊、海洋的地方,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区的绿洲——有利于形成城市
,在大河入海处,在优良的海港和河港附近,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如海口、武汉)
二〉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是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这些经济事物包括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等。
,有利于形成工矿城市 (如大庆)
,有利于形成口岸城市 (如丹东)
,有利于形成铁路枢纽城市(如株洲)
三〉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是指从政治文化角度来分析某一城市与其他行政单元的空间关系。比如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跨越式发展,就是得益于它们毗邻香港、澳门的优越地理区位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一)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1)地形与城市区位:
(3)河流与城市区位
(2)气候与城市区位
中低纬度
沿海地区
降水适中
气温适中
城市集中
——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主要自然地理区位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
平原城市多,山区城市少;热带居高原,山区在低谷。
沿河城市的区位类型:
上海、广州 纽约(图2-1)
影响是相对稳定的。
江西赣州市
宜宾、重庆、武汉
南京
中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和城市发育最理想的地区。
思考:在滨海地区、平原地区、低海拔的河谷地区,为什么城市会比较多?
里约热内卢
圣保罗
累西腓
马瑙斯
巴西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巴西高原而不在亚马孙平原上?
巴西地处热带,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而巴西高原气候凉爽,居住条件好。
巴西利亚
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
东亚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原地区
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思考: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 尤其是临海的边缘地带?
世界的城市主要分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干旱、高寒、湿热地区,城市分布少。
气温、降水适中
城市空间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