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主题班会—-孩子成长的舞台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级管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渠道,是学校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不断规范班级管理,让班主任走出班级管理的事务性模式和全包全管模式,建立班级管理的自主化和特色化模式,我们学校不断探讨主题班会的模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加有效。下面就我们实施的情况及收获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实施的背景
1、为培养健全人格的孩子的需要。作为教育者,首先得明白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今天的孩子物质生活较富足,但他们却存在着童年快乐的缺失、精神文化的缺失、亲情沟通的缺失、成就感的缺失。居于此,我们确立了“为社会培养可用之才,为孩子一生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我们所开展的主题班会真正的目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平衡落后的家庭教育环境的需要。我们学校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为农民工子女,家长的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加上为了生活日夜奔波,极少有时间陪伴孩子、教育孩子。不知道孩子上几年级、哪个班的家长有之,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家长有之。总体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容乐观。学生好不容易在学校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好的思想,一回到家便又打回原形。学生中依然存在许多不文明行为,如安全意识薄弱,随手丢垃圾,不懂得文明待人,不懂感恩等等。
2
这便给学校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3、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打造良好校风的需要。主题班会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之前的主题班会我们班主任们更多的是采取纯粹的说教模式,这种说教式的主题班会确实是最低效的,老师累,学生也厌烦,没什么效果。为了提高主题班会的有效性,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打造良好的校风,我们在主题班会的模式上做了改进。班主任则成了整堂主题班会的策划者与指导者,而学生则是整个活动的主角,由学生担任主持人,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当中去,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目的。
二、实施的效果
1、主题班会涵养了学生的心灵
对于学生,永远令我们激动的问题并不是他们将来如何丰衣足食,而是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所渴求的是培养出人性中最伟大、最高贵的精神品质。我们旨在涵养学生的心灵、感情、尊严、价值、心理体验和独立的生命力,涵养他们对现实的敏锐应变力,从而使其永远保持探索和接受新事物的勇气和能力。母亲节前夕,三一中队开展了主题班会《》,班主任老师认真制作精美的课件,以课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感恩 母爱”“为您 歌唱”“知恩 报答”“温馨 祝福”等环节感受伟大的母爱,心灵上受到洗礼,懂得了帮助母亲分担、认真努力学习就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特别是“感恩 母爱”一环中,在图片的指引下,学生回忆母爱的点点滴滴,明白了母爱藏在饭菜里,藏在话语中,藏在
4
细微处……学生们在温暖的母爱中体验着、感动着,知恩图报的道理顿时变得浅显易懂。
2、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得到了锻炼,变得更加自信
主题班会,孩子成长的舞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