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液生成血液凝固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32页
复习
血浆渗透压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
决定水份进出细胞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细胞膜两侧(细胞内外)的晶体渗透压差决定水通过细胞膜进或出细胞,从而调节细胞的体积。
决定水份进出血管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毛细血管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与毛细血管外的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差决定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或出血管,从而调节血容量。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2页
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32页
复习
表面积相对大,故RBC与血浆摩擦力大,在血液中下沉的速度相对慢,RBC具有悬浮稳定性。 血液中某些蛋白质的浓度升高时,它们中和RBC表面的电荷,去除了RBC相互排斥的因素致使其容易相互叠连,导致相对总表面积减少,易下沉。由此,测量红细胞沉降率可反映疾病的轻重。
将RBC置于一定程度的低渗溶液中时,水份会进入RBC,但因为双凹的RBC可容纳一定水份,从而不会因容积增加而被涨破。此现象称RBC的渗透脆性。
双凹的RBC内容物相对少,表面积相对较大,故RBC容易变形。即RBC具有可塑变形性。
红细胞的双凹圆碟形状有哪些好处?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32页
红细胞
影响RBC生成的因素
生成原料 Fe和蛋白质
叶酸和VitB12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原料缺乏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叶酸或VitB12
生成部位 红骨髓
促成熟因子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32页
RBC生成的调节
RBC生成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调节。
血氧含量降低时可刺激肾脏分泌EPO。EPO可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和红细胞的发育,使血中成熟红细胞增加。
雄激素可直接刺激骨髓的造血,也可使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因而可使机体红细胞增多。
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也可刺激红细胞生成。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32页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32页
成熟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脾、肝被巨噬细胞所吞噬而裂解。
红细胞的破坏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32页
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数量和分类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数为(-)×109/L,平均为7×109/L。
生理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受剧烈运动、昼夜周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中性粒细胞 50%--70%
颗粒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0--7%
嗜碱性粒细胞 0--1%
单核细胞 2%--8%
无颗粒白细胞
淋巴细胞 20%--40%
白细胞分类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32页
白细胞的功能
除淋巴细胞外,所有的白细胞具有变形运动、
渗出、趋化性、入胞吞噬的主要特性。
趋化物质:细胞的降解产物、细菌毒素、细菌、
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主要作用:
①将入侵细菌包围在一个局部吞噬掉,防止病
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
②可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
合物;
③参与坏死组织的清除。
医学全在线网站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32页
血液生成血液凝固精选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