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德国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民族,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资料,字词卡片,重点句子
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那棵大树还记得是谁吗?(季羡林)那你对他了解多少呢?谁愿意来说说,对,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季羡林爷爷。他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精通12国语言。2009年7月11日,98岁的季老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遗憾。早在1935年,25岁的季羡林求学于德国哥廷根大学。他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德国人爱花、养花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后,当他再次踏上这第二故乡的土地,感慨万千。于是季老先生写下了《再返哥廷根》一组散文。这篇课文就选自《再返哥廷根》。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共同领略美丽的德国风情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质疑
同学们前面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们在阅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呢?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去读读课文,提出你的问题。请注意,提的问题要经过认真思考,提得有价值。
(学生自由读文)
谁有问题了,请提出来。
归纳有价值的问题并做简单的板书(预设):
(1)“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为什么说景色是奇丽的,民族是奇特的?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
(3)“变化是有的,美丽并没有改变!”美丽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4)“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梦?
,讨论交流
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度边思考,你们可以圈点、标画、批注,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有了感受后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读文,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在交流之前,先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单元导读,明确单元要求。
在以上几个问题中,哪一个问题跟单元要求联系紧密呢?(奇丽的
景色,奇特的民族)这节课我们就先来交流这个问题。
交流奇丽的景色
当学生从第三段中找到相关语句时,教师相机展示重点句: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自由朗读。
谈谈读后的感受。
从“任何、家家户户”感受到一家两家这样做的。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感受花之多,花之艳丽。(出示课件)
有感情地朗读。
这样奇丽的景色,让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展开想象,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
什么?一会请你描述一下。
(指名学生描述想象的情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