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尊重”是架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陈云海 电话:**********
重庆市綦江区永城小学
论文类别:班主任工作 学段:小学 学科:语文
摘要:班主任工作纷乱而复杂,它是广大一线教师都将面临的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没有经验的教师当班主任,他可能整天忙忙碌碌,最终还是可能事倍功半。本文从“信任”和“尊重”两方面来阐述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方法。以身作则,以人为本,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美好心灵得以启发,让他们能敞开心扉与教师坦诚交流,开开心心与同学和睦相处。树立自信心,懂得尊重人。我们相信:只要班上的学生能体会到教师的信任,感知到教师的尊重。班上的其它一切工作和事情就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关键词:开启 信任 尊重
回首自己这些年来的教育经历,使我深深的体会到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师生之间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班集体,教师就必须得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对学生信任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学生得到的无形财富。 帮助人,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应建立在真诚与的基础上。人唯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美德,它需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面子,维护他们的尊严,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赖,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又要关注学生的爱好,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言行,而且关注学生的生活。才能有效的管理和建立和谐的班集体。“相互信任”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最佳纽带。只有相互信任,才能有效跨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鸿沟”。才能真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净化心灵,完善自我。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给学生无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奋勇前进。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中最基本的条件,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人心的纽带,是震荡感情之波的琴弦。和谐之本在于“信任”,班级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都在于信任。只要人人多一分信任将使学校变成美好人间,将使学校变成学生学习的天堂。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得以沟通。刚接手班主任工作时,为了管好这个班集体,也许是太急于想证明自己,我一
“上任”就制定了许多班级条例,在班会课上大声宣布自己的“铁碗政策”,强调哪些“不准”,哪些“不该”,并经常对一些犯了错误的学生,不问青红皂白,叫来就一顿训斥,根本不留情面,叫来就一顿臭骂,动不动就叫家长来等等。完全没有去深入了解学生,只按自己的意愿和方法“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结果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担任校长期间,有意让一名曾是小偷的学生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少的钱,结果安全取回。那位学生事后激动地说:“一路上我都在想,要是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十个人或更多,我都会扑上去,用牙咬他们,撕他们,除非他们把我杀死。”为什么一个曾有过偷窃行为的学生能不为金钱所动,甚至想用生命来保护它呢?就是因为校长信任他。这种信任鼓舞了他的心灵,让他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和快乐。他怎能不弃恶扬善呢?因此,我们对“后进生”一定要“刮目相看”。只有情感相通、心理相容,老师才能走进后进生的心灵。我们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帮助他们、转化他们,都要建立在“信任”这个基础上。对于“后进生
基础教育征文(陈云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